搜尋此網誌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醜陋的真相


如果你和我是同一年代的人,應該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糖是金黃色或白色,狀呈一小小顆的砂糖或蔗糖,忘了從何開始,電視上突然冒出果糖廣告(透明黏液狀的果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豐年果糖,我還記得他們的廣告歌詞—豐年果糖是~好~糖~,相信是我這一代的一定唱得出這句廣告詞,開心的廣告詞。果糖一直以來灌輸給我們(至少是我)的印象是它是比我們傳統用糖好,比較健康。你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感覺嗎?我的櫃子現在有一瓶用不到一半的”健康果糖”(它的瓶身是這樣寫的)。

前天,我在YouTube 看了一位美國醫師Dr. Robert H. Lustig 的演講,Dr. Robert H. Lustig是神經內分泌學權威,他的講題是Sugar: The bitter truth,這場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因為涉及很多生化學名詞,我大概只聽懂百分之五,六十。但我知道它八成在講什麼,聽完它,我心裡想的就是—這真是”醜陋的事實”啊!

有興趣的可以Google 一下Robert H. Lustig及The Bitter Truth,很輕易就可以看到這埸演講。

果糖,你查字典是fructose,全名應該是High-Fructose Corn Syrup(高果糖玉米糖漿),簡稱HFCS。果糖是怎麼來的,它不是天然提煉,而是玉米糖漿經過化學處理後,製造出來的液態糖。因為它比傳統蔗糖便宜又方便,所以是現在大多數加工食物、汽水、飲料的主要甜味劑來源。

這場演講幾乎是對果糖全力開火,我抓幾個重點:
果糖不只造成美國人肥胖,它還會升高血壓,提高LDL低密度膽固醇(也就是壞膽固醇),它也是會致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最後,吃進它會產生大量三甘酸油脂。這三甘酸油脂是什麼意思?三甘酸油脂就是血脂,在體內堆積下來就變成體脂肪。其實果糖,葡萄糖,蔗糖都能轉化成三甘酸油脂,它是一種中性脂肪,當我們吃進葡萄糖時,肝臟會決定要將糖變成肝醣存起來,或是把它轉換成能量供身體使用,或是把它轉換成三甘酸油脂。但是果糖則不會被我們的肝臟管制,它會直接進入下游的新陳代謝,所以產生比葡萄糖,蔗糖多的三甘酸油脂。(所以有脂肪肝的人要小心不要多吃果糖)

另外,Dr. Robert H. Lustig還指出,果糖和酒精(ethanol)很像,雖然它們成份不同,但它們都會造成肝代謝問題(脂肪肝,甚至是肝硬化),它們也都會讓你想要再吃/喝更多,所以Dr. Robert H. Lustig 稱果糖為alcohol without the “buzz”(無聲的酒精或隱形的酒精。

前面說過果糖興起主因為經濟因素,老實講,也和政治有關,哎,我們都知道的,政治和選票有關,選票又和經濟有關,所以這也不足為奇了。

剛剛我把櫃子的那瓶果糖拿出來看,仔細看了又看,原本我還不確定這種果糖和Dr. Robert H. Lustig 所指的果糖是不是一樣的東西,但是請大家看一下它的原料寫的是”採用自然農法栽培植物食用澱粉”,這分明就是玉米嘛!這讓我更加確定這瓶標榜是健康果糖(Healthy Fructose)的果糖就是前面講的HFCS,也就是演講中指的那個fructose,多諷刺啊,還是healthy fructose 咧!

其實果糖對我們的影響在一些中文健康資訊裡也可看到,但如果我沒看The Bitter Truth 這場演講還真不知何時才會知道。不過我們真的也逃不過吃進HFCS的命運,除非你三餐都自己弄,所以重點是,不要太嗜甜,少吃汽水等軟性飲料(soft drink)。如果家裡有肥胖人士,尤其是小朋友,更要注意。

8 則留言:

  1. 也不需要把玉米果糖漿形容是肥胖萬惡的淵藪,得注意的是在於原料是否為基因改造,蔗糖中不含果寡糖,果糖中果寡糖成份越高者,確實是比較健康。

    回覆刪除
    回覆
    1. 更正:玉米糖漿中的果寡糖

      刪除
    2. 別亂說,無論是碳酸飲料還是烘焙品所使用的高果糖漿(HFCS)中的果糖含量在42-90%區間,其餘的組份為葡萄糖。 再來就是對基改的偏見是源於農業科學的不了解。目前美國94%的黃豆都是基改的耐草甘膦農藥的品種,並且出口到世界各地。若不是如此,根本無法有效供給市場需求與病蟲害等問題。

      刪除
  2. 是沒那麼罪惡, 要懂得自制倒是

    回覆刪除
  3. 20161120 - 甜蜜的滋味,苦澀的真相:糖 - 王思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4chH0nEvRs

    果糖比匿名人士所認為還要可怕,英文期刊看不懂? 沒關係,這邊有中文簡化版的說明。

    回覆刪除
  4. 沒事,十三年後都有乾淨的煤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