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最近看的電影(二)

火線交錯(Babel)
中文片名欺騙了想看布萊德彼特拍緊湊動作片的觀眾,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劇情不但不緊湊還有點小複雜,是一部需要觀眾動腦筋、靜得下來看的片子。

本片由《靈魂的重量》導演所拍,劇情仍是以多線進行方式拍攝,電影的時間軸不是直線進行,而是交錯重疊,因此線與線之間的關係並不會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而是慢慢透露出來。

電影分四條線進行,
一對摩洛哥兄弟在放羊時拿著父親買來的來福槍測試,卻誤傷了一台載滿美國遊客巴士上的一位國美婦女。

一對至摩洛哥旅行的美國夫婦中的妻子意外遭到槍擊,改變了原本可能已經要離婚的夫妻的感情。至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感情不睦,要到後面才會知道。

一位墨西哥婦女的兒子即將結婚,因為美國男主人無法如期返家,於是她帶著看顧的兩個小孩去參加婚禮,卻在返回美國時被誤認為是偷渡。

一位喪妻的日本商人和正值青春期的聾啞女兒長期疏離,親眼目睹母親舉槍自殺、渴望得到愛的叛逆女兒因為不能言語,於是欲以年輕的身體來得到關注卻屢屢挫敗。

這四條線之間的關係就在電影進行中緩緩呈現,算是有點複雜,但沒有《靈魂的重量》來得複雜。

電影講的是溝通的故事。誠如英文片名《Babel》(巴別塔)所點出的意思,創世紀中記載,人類原本講著一樣的口音語言,後來人類聯合起來想蓋一座通到天上的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把人類的口音變亂,人類於是無法溝通,蓋塔計劃於是失敗,那城於是名為”巴別”(’變亂’的意思)。電影講的是各種關係的之間的溝通不良:民族間的代溝(政治,國與國之間),階級間的代溝(一國之內的不同階級),親情間的代溝(夫妻、子女與父母之間)。


曾經,愛是唯一(once)

曾經幾次,我站在DVD出租店的展示櫃前拿起這片,看看簡介後又放回去,因為我不是很喜歡看歌舞片,我怕我會不喜歡這部以音樂為主軸的電影。其實我多慮了,它和歌舞片差很多,它很好看,它很特別。
熱愛音樂的男主角在幫家裡做吸塵器修理的生意之餘總會在街頭獻唱,有一天女主角在他演唱完後賞了他二十分錢,告訴他歌很好聽,他很有才華,應該出唱片,接著有點沒禮貌地問他‘那女孩呢?’(她聽出這首歌是他為了某位女孩做的),在她有點強人所難地堅持和他持續對話的過程中,她知道他家是裡在幫人修理吸塵器,剛好她家吸塵器壞了,請他幫忙修。禮貌上他答應了,沒想到隔天女孩真的拉著家裡的吸塵器來到站在街頭演唱的男主角面前,男主角有點不願意,一直推拖(想想也是,搞音樂的和吸塵器很不搭啊~)。後來女主角告訴他她的故事,並在男主角面前彈了一首憂傷的曲子,自此可以看出男主角對女主角的印象已經轉變,接著他們合作了一首男主角的創作(男的彈吉它,女的彈鋼琴),透過音樂的交流,兩人愈來愈了解(有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味道)。

簡單講,女朋友移情別變了的男主角整天創作音樂,在街頭獻唱;從捷克移民至愛爾蘭的女主角靠賣花維生,有一個小孩和母親要養,先生因某些障礙離開而回捷克去了。兩位主角背後都有傷心的故事,因為音樂,他們相遇、相知,譜出一段為時不長,但卻永生難忘的愛情,雖然兩人的愛情僅止於精神上的,沒有天雷地火,卻讓人真誠地認為他們是適合彼此的sole mate。故事結尾兩人並沒有在一起,有點令人扼腕但卻又很溫暖的結局。

很樸實,不做作的好片,推薦給大家。

得奬紀錄
★ 2008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世界電影原聲帶大獎最佳原創歌曲入圍
★ 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 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
★ 英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比利時國際音樂電影節青年評審團大獎
★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