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贏得辯論還是贏得人生?


今天來講故事.

Win through your actions, never through argument是<<The 48 Laws of Power>>這本書中的第九個法則, 講的是要用行動, 而非靠辯論去贏. 作者用了許多故事闡述這個法則, 其中有兩則我想拿出來做對照.

故事一

西元前131年羅馬指揮官克拉蘇.狄維斯.穆齊阿努斯想要進攻希臘帕加馬城, 為了要突破帕加馬的城牆他需要在船艏裝上攻城槌(battling ram), 他想起就在幾天前, 在雅典看過幾艘大型船上的巨型桅杆(mast), 當下他就知道這就是他要的. 於是派了士兵傳令到羅馬, 讓人趕緊把巨型桅杆送過來. 士兵到了軍事處, 找到了製桅專家, 這位專家花了很多時間跟心力跟士兵解釋, 小型一點的桅杆更好用, 一來是更適合用來攻城, 因為進攻速度會比較快, 再者要運送也較容易. 士兵跟這位專家講, 我們主子可不那麼容易商量的, 他要大隻的就給他大隻的, 你最好把你的專業吞進肚子裡, 趕緊做一隻大的把它送過去. 最後專家同意了.

士兵走了後, 專家想了又想覺得沒道理, 明明就是小隻的更適合啊, 大隻的注定會失敗. 最後他還是依他的專業做了小隻的送了過去給穆齊阿努斯. 

穆齊阿努斯這邊收到桅杆後傻眼了, 問士兵怎麼回事? 士兵於把他們跟專家的對話情形說了出來, 穆齊阿努斯聽後怒火中燒, 派人叫製桅專家立馬過來. 

幾天後專家來到穆齊阿努斯這邊, 興沖沖地跟穆齊阿努斯解釋為什麼小隻的桅杆比較適合攻城. 還說這事還是聽專業的準沒錯, 聽他的保證不會後悔. 穆齊阿努斯靜靜地讓專家把話說完, 然後讓人把專家的衣服剝光, 綁起來, 在士兵面前用棍棒狠狠把他打到死.

故事二

西元1502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裡竚立著一顆嚴重擋路的大理石. 它原本是顆很棒的石頭, 但因某種緣故被某個技術不優的雕刻家雕琢失敗了. 當時的巿長 皮耶羅.索德里尼曾想過要請李奧納多.達文西或其它大師來補救這塊頑石, 但都未果, 因為大家都認為這顆頑石沒救了. 

此時幾位米開朗基羅的朋友(當時住在羅馬的米開朗基羅尚未成名)寫了封信給他, 說相信他絕對有辦法補救這顆頑石. 於是當時才26歲且未成氣候的米開朗基羅對此事極為積極, 他來到佛羅倫斯, 仔細觀察過這顆石頭後確信他可以把它改造成一尊優美的雕像. 起初巿長索德里尼拒絕, 他認為這只是在浪費時間, 但後來他還是同意讓米開朗基羅接下這個任務. 當時米開朗基羅決定他要雕一座手持擲石器(sling)的少年大衛像.  

不消幾週米開朗基羅就完成了雕像. 巿長索德里尼進入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室仰望這尊超過4米高的雕像, 自認極俱審美觀的索德里尼告訴米開朗基羅, "這雕像的鼻子比例不對, 太大了". 米開朗基羅認為索德里尼會這樣以為是視角關係, 因為他剛好站在雕像正前方往上看. 

[註]該雕像就是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 - 少年大衛像.


當時站在略高於索德里尼的米開朗基羅二話不說, 用手招呼索德里尼, 要索德里尼跟著他爬上鷹架, 就在他們快抵達雕像的鼻子時, 米開朗基羅彎下身拾起他的鑿子, 同時用手抓了一把鷹架板上的大理石灰. 就在索德里尼站在略低於米開朗基羅的狀況下, 米開朗基羅手持鑿子開始輕輕地在雕像的鼻子碰了碰, 並讓手裡的大理石灰一點點一點點落下去(其實他根本沒有對鼻子做什麼更動). 

不消幾分鐘, 他停下來站到一邊, 問索德里尼, "現在看起來如何?"

"嗯, 看起好多了. 你讓這雕像逼真起來了." 索德里尼回答.

故事寓意

第一個故事中的專家在該領域花了很時間鑽研並累積相關經驗與知識, 他的專業被認可, 也被尊敬, 他的論點也的確沒錯, 小型桅杆會比大型的更適用於攻城. 雖然統帥穆齊阿努斯終究會瞭解專家的分析是對的, 但脾氣爆躁的他怎可能心平氣, 忍氣吞聽去聽一個地位不如他的人的話. 這位專家是個典型的好辯者, 這種好辯者不懂語言從來就不是中立的, 尤其與在上位者辯論更是如此, 它只會讓在上位者覺得你認為你比他聰明, 比他優秀. 終究導致殺身之禍. 

這故事不是在教我們要避免與在上位者爭辯, 而是點出我們該學的是-要怎樣用隱晦的方式來證明你是對的.

[註] 統帥穆齊阿努斯的一意孤行(堅持用大型桅杆攻城)最終導致他在這場戰爭中戰敗喪生.

第二個故事, 米開朗基羅知道如果真的更動了大衛像雕像鼻子的形狀尺寸會毀掉整座雕像, 但索德里尼可是出錢的老闆吶, 而且還是很自傲自己美感的人. 跟他爭論不會為米開朗基羅帶來任何好處, 反而可能危害到他自己的前途. 米開朗基羅很聰明, 知道與其與索德里尼爭論, 不如在不點破的情況下改變索德里尼的視角, 並讓索德里尼相信是他讓這雕像更完美的. 

這, 才是雙贏.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