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思果先生(沒錯,就是那位我們中學都讀過他作品的思果)寫的'翻譯新究',書的後半段提到了譯文時常出現的毛病,這些毛病是受了英文影響而養成的;簡單講就是長期受到英文表現法的影響,導致譯文不像中文。看了覺得有點可怕,可能自己已經多次犯了這些毛病還不自知呢!
「用名詞代動詞」是作者提出的譯文的第一個毛病,就是把一句話套在一個用名詞構成的句子裡。我承認我中文不好,所以這句話我不是很懂,沒關係,來看看例句馬上就能明白了--
「人們進行了一項歷時一周的觀察,對這個新單位已獲得初步的認識。如果再經過一項和外國同樣單位的發展情況的比較,相信可以獲致較佳的認識。」
以上是外國語式的譯法,作者認為--
「觀察了一週」是一句話,我們不說,卻一定要套在一個用名詞構成的圈子裡「進行了一項歷時一周的觀察」。
「已經略知梗概」不說,卻一定要說「獲致了初步的認識」。
如果給一個沒讀過外文或翻譯的人寫,他可能會寫成「大家把這個新機構研究了一個星期,已經略知梗概,如果再拿它和外國同樣的機構比較一下,相信會更明白些」,可能有些人會認為這種譯文不夠雅,但不可否認,它比較像中文。
其它類似的例子--
作了一次私下談話(held a private interview)
作了五年的奮鬥(為什麼不說「奮鬥了五年」?)
進行了為期三日的研究(這個「為期」是可怕的,「研究了三天」就夠了)
做些什麼商談(「談些什麼」)
得到更大的安全(「更安全些」)
從事種種預防措施(「採取種種預防措施」雖然也是用名詞套出來的,但還是比前面的譯句好些)
從事一次航行(「航行」就夠了)
提出答覆(「答覆」)
實行自殺(「自殺」)
作了一個九十度的轉彎(「轉了個九十度的彎」)
作了五年奮鬥(「奮鬥了五年」)
作重大改革(「大加改革」)
對他進行勸告(「勸他」)
在老鼠身上進行試驗(何不說「拿老鼠做試驗」?)
發生損壞(「損壞」)
人民無法獲得較佳的生活(「人民生活無法改善」)
接受國內最好的治療(「請國內最好的醫師替他看病或治療」)
使他接受人工呼吸(「替他行人工呼吸」)
接受手術(submit to operation,「動了手術」)
接受是個可怕的字--
「我即將開始接受一種更重要的教育」為什麼不說「我就要受更重要的教育了」?按這句原文裡未必有accept這個字,這句英文可能是 I was to have even more important instruction.
I received a medical examination. 這句裡的received不一定用「接受」,說「我檢查了身體」不是很明白嗎?
to provide basis的一般譯文「提供基礎」,不過「基礎」實在無法「提」而「供」給。如果是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就可譯為「(『此舉』等等)替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其實語言是活的,隨著時代在變,它也會隨著我們的使用習慣而變,很可能上面所提的那些不像中文的譯文有一天會變成主流用法也不一定。不過我很同意作者大部份的指正,也會在使用中文時提醒自己是否寫了或講了英文式的中文。
你不說 我還真沒發覺
回覆刪除自己已經不知不覺中習慣了那些怪譯文
怪異文 怪譯文 哈哈~
a xue,
回覆刪除更可怕的是我覺得日常生活中我們講話也漸漸變這種模式,不然你聽聽新聞報導,這種毛病常出現
我覺得這是一般"作文or書信"與"公文書"在用語上的差異
回覆刪除作文或書信:本公司研究了三天...
公文書:本公司經三日之研析...
公文書的用詞方式講好聽是「嚴謹、中性」,講難聴就是「官腔官調」
這大概就像英文學術文章喜歡用被動式一樣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