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說好壞是比較出來,此話真是不假。去年四月我還發文說這本書讓我看得很痛苦,但就在去年底我看完“Up in the Air”後,回過頭來再拾起本書,發現這本書讀起來好順啊!想必是經歷過“Up in the Air”的洗禮,我的功力又進一步了。我想表達的並不是“Up in the Air”寫得不好,而是1. “Up in the Air”比較艱深,2.功力是需要累積磨練的。
“Lucky Man”是Michael J. Fox 的自傳,但它不像一般的自傳。如果他沒得PD(帕金森氏症)就不會有這本書,也因為PD,讓他的人生轉向,在一般人眼中很悲慘的境遇對他卻是有不同解讀,所以他才自許是個Lucky Man。對於作者我沒有特別喜好,會買書來看是因為書評一面倒地好,書本身算是好看,看完書讓我對這位名人多了份尊敬。
書從1990年他發現身體的異狀開始,正確地說應該是從他左手小指開始不自覺抖動開始,隔年醫生宣布他得了PD。接下來就從他小時候的生活講起,中間不時穿插著現在以對比小時候。我滿訝異他高中並沒有畢業(後來靠自學完成社區大學學業),不像好萊屋明星動輒哈佛耶魯,Michael J. Fox 不喜歡唸書,所以一有到美國拍戲的機會就輟學,這中間當然經過家庭抗爭,他是軍人家庭長大,他的父母和我們這邊的父母一樣認為唯有好好唸書,將來找份穩定的工作才是王道。但偏偏他是全家書唸得最差的,唯有他的奶奶Nana一直堅信Michael 將來必成大器,她要Michael 的父母不要擔心他的功課不好,因為奶奶在家族的地位及Michael 本身的堅持使他的父母最後答應了他的要求。
Michael並非一開始就走紅,這中間的過程書中寫得很詳細,我比較想提的是他從被醫生宣告得了PD 到7年後他公開自己得病的心理轉換。知道自己得病後他只讓家人及幾位至親好友知道,雖然家人知道他得了PD,但他還是把自己隔離起來(心理上的隔離),一肩擔起所有的壓力,連他的太太都沒辦法分擔。他很喜歡喝酒,甚至到了酗酒的地步,即使知道得了PD 後他還是忍不住喝酒(壓力及工作環境的因素),他在書中說如果不是得了PD,他一定會和有些明星一樣把自己葬送在酒精毒品中(他很喜歡喝酒,甚至到了酗酒的地步),但最後在太太幾乎要放棄他的情況下他求助於一向瞧不起的心理治療並成功地戒了酒。在他公開自己病情後他的生活重心由戲劇圈轉移到公益-為帕金森氏症病患爭取經費,他在書中提到他想像如果是以前的他和研究帕金森氏症的科學家共處一室開會的話,一定會裝出一副自己得行的痞樣,但實際上卻得頻頻低頭作筆記。然而現在的他卻因為PD 逼得他一定要去瞭解這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解藥的疾病,使得他能夠深入地與科學家討論這個疾病及任何新的發展,也因為他是名人的身份讓他能得到多一點的聚焦,讓社會大眾對這個疾病有多一點的注意,進一步對所有帕金森氏症病患有所貢獻,這的的生命讓他充滿感恩。
基督徒常講不管好的壞的都要感謝上帝,有時壞的事發生不見得是壞的,往往壞事的發生是為了接下來的攀高,就像是要跳高就得先蹲低的道理一樣。我上一篇講的“雨中的3分58秒”也是這樣,如果主角卡西迪沒有被迫離開,他不會把心力全放在練跑這件事上,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勝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