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lements of Style》是一本教人如何改進英文書寫的經典好書,但今天不是要講它,而是要繼續二月份那篇史蒂芬金《On Writing/Toolbox》的第三部份,第三部份講到的是和Style有關的,剛好這也是William Strunk與E.B.White所合寫的《The Elements of Style》一書裡一再提到的。
‘簡潔’是兩本書都很強調的,拖泥帶水的片語是兩書作者都痛恨的。史蒂芬金舉出三個他很討厭的片語:That's so cool.(這是片語嗎?),史蒂芬金說凡是說這句話的要罰站牆角。而說at this point in time,at the end of the day這兩個片語的在睡覺前都不准吃晚餐。
除了簡潔,中蒂芬金還提了兩點心中之恨。一個是被動語態,一個則是副詞。
動詞分主動,被動兩種。主動式是主詞去做了這個動作;被動式則是動作被完成,感覺主詞啥都沒幹,只是讓這個動作發生。所以儘可能避免被動式,史蒂芬金認為愛用被動式的作者(writer)是懦弱、不敢負責任的,因為被動式感覺比較安全。史蒂芬金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也是我們一般上班族常會看到的-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at seven o'clock. 這是個被動句,是不是有種沒人敢負責的感覺?這讓我想到80年代,美國總統雷根政府向伊朗密秘售武一事被揭發的政治醜聞,後來雷根總統公開講了一句話 –“Mistakes were made”,聽起來是不是避重就輕,模糊焦點?(這句話很高明,頗有政客狡滑之辯的味道)
當然也不是所有被動式都該趕盡殺絕,比如The body was carried from the kitchen and placed on the parlor sofa. 死人當然不會有動作,再加上如果不知道是誰把屍體搬到沙發的話,就只能接受這種寫法了。(雖然史蒂芬金還是很不滿意這個被動句)
再來一個例子 – My first kiss will always be recalled by me as how my romance with Shayna was begun. 史蒂芬金覺得寫這句話的人像在放屁,何不用簡單點的句子呢?來看看可以怎樣簡單 – My romance with Shayna began with our first kiss. I'll never forget it. 是不是感覺得比較甜蜜,也比較有力?
第二個史蒂芬金心頭之恨 - 副詞。副詞,絕對不是你的朋友。這是史蒂芬金要給我們的忠告。他認為無法切中要點的作者才需借重副詞,副詞常會讓文字看起來很鬆散沒力。看看下面例子 –
He closed the door firmly. 很糟的句子,firmly根本是多餘的。這個句子很像我們這邊的人會寫的句子,整個沒力。He closed the door.與He slammed the door.是不是比較乾脆有力?
再來看看兩組句子,
第一組
“Put it down!”she shouted.
“Give it back,”he pleaded abjectly,“it's mine.”
“Don't be such a fool, Jekyll,”Utterson said.
第二組
“Put it down!”she shouted menacingly.
“Give it back,”he pleaded,“it's mine.”
“Don't be such a fool, Jekyll,”Utterson said contemptuously.
很明顯第二組比第一組沒力,尤其第二組第三句,很老套,像在賣弄文字。
沒有人不犯錯,即使是《The Elements of Style》的作者之一E.B. White也承認他常會寫出自己認為很糟的片語,史蒂芬金也一樣。但能避免就盡可能避免,盡可能去改進自己的英語書寫。
搜尋此網誌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Million Dollar NASA Photos Beaten by Budget Balloon(平民級設備,Pro級相片)
我不知道如何轉譯這篇文章的標題,照字面意思講是NASA花了百萬美元拍出來的照片比不過一個平民百姓用克難方式(用氦氣球)所拍出來的太空照片。看了這些照片,我覺得這真是太神奇了。
你相信現在所看到的這些照片是由一位業餘人士所拍出來的嗎? Robert Harrison,38歲,英國人,是一位業餘攝影愛好者,這些照片是他用一台便宜的Cannon數位相機(到底多便宜?Cannon的相機在業界素有好評,我想便宜應該是指和專業拍攝太空的相機來比吧),防水膠帶,GPS定位器,網路上下載的免費軟體,及一個氣象用氦氣球所拍出來的。算一算,他大約花了500歐元(747美元)。NASA發言人承認拍攝這樣的照片,他們可能得花上上百萬。
Harrison 接受時代雜誌(The Time)的訪問時說,有一天他接到一位自稱在NASA上班的人的來電,表示對Harrison所拍的相片很有興趣,他很想知道Harrison到底是如何拍出這些照片的?他猜Harrison是用了山寨火箭(homemade rocket),並表示如果是他們NASA來拍這些照片可能得花上上百萬美金。
Harrison所用的東西都是不難取得的:他用loft insulation(一種隔熱材料)把相機及GPS定位器包起來以防止這些數位器材因低溫(-60度C)而故障。相機及GPS定位器用防水膠帶固定在loft insulation製成的小盒子裡,再用繩子把小盒子和一個氣象用氦氣球綁在一起。這個在平地直徑有一米的氦氣球,隨著升空,大氣壓力愈來愈小,氦氣球會愈脹愈大,最大會到20米直徑,最後氦氣球爆掉,靠著附在其上的小型降落傘,把相機帶回地表(我想這loft insulation多少有避震的功能)。GPS則是用來追踪氣球(相機)行蹤(誤差約十米)。至於相機會自動關機的問題,Harrison用了網路上下載的免費軟體每五分啟動(叫醒)相機一次,並拍攝八張相片再讓相機休息以節省電池。這些距地表約三十五公里的太空照就這樣完成了。唯一麻煩一點的是氦氣球的升空需民航局的許可,這也是Harrison常跑劍橋當地民航局的原因。
Harrison說2008年他第一次看到自己成功拍攝的太空照片時,他正和朋友在Pub裡,看到這些影像,他簡直是目瞪口呆,說這是終身成就也不為過。
英國氣象局每天都會’發射’這種氦氣球來監測氣象,不過Harrison的氦氣球仍是最高高度紀錄保持者(35公里)。現在Harrison正在進行第三代模組的改進,新的模組將有旋轉鏡頭組,一個固定後視鏡頭,以及良好的壓力,溫度與濕度的感應器在其上。
本文摘譯自大西洋月刊及英國時代雜誌網站,連結如下,第一個連結有短片,可以實際看Harrison的克難設備,第二個連結有氣球升空後的相片。
想看更多Harrison工作及拍攝的照片請至他的相簿。
你相信現在所看到的這些照片是由一位業餘人士所拍出來的嗎? Robert Harrison,38歲,英國人,是一位業餘攝影愛好者,這些照片是他用一台便宜的Cannon數位相機(到底多便宜?Cannon的相機在業界素有好評,我想便宜應該是指和專業拍攝太空的相機來比吧),防水膠帶,GPS定位器,網路上下載的免費軟體,及一個氣象用氦氣球所拍出來的。算一算,他大約花了500歐元(747美元)。NASA發言人承認拍攝這樣的照片,他們可能得花上上百萬。
Harrison 接受時代雜誌(The Time)的訪問時說,有一天他接到一位自稱在NASA上班的人的來電,表示對Harrison所拍的相片很有興趣,他很想知道Harrison到底是如何拍出這些照片的?他猜Harrison是用了山寨火箭(homemade rocket),並表示如果是他們NASA來拍這些照片可能得花上上百萬美金。
Harrison所用的東西都是不難取得的:他用loft insulation(一種隔熱材料)把相機及GPS定位器包起來以防止這些數位器材因低溫(-60度C)而故障。相機及GPS定位器用防水膠帶固定在loft insulation製成的小盒子裡,再用繩子把小盒子和一個氣象用氦氣球綁在一起。這個在平地直徑有一米的氦氣球,隨著升空,大氣壓力愈來愈小,氦氣球會愈脹愈大,最大會到20米直徑,最後氦氣球爆掉,靠著附在其上的小型降落傘,把相機帶回地表(我想這loft insulation多少有避震的功能)。GPS則是用來追踪氣球(相機)行蹤(誤差約十米)。至於相機會自動關機的問題,Harrison用了網路上下載的免費軟體每五分啟動(叫醒)相機一次,並拍攝八張相片再讓相機休息以節省電池。這些距地表約三十五公里的太空照就這樣完成了。唯一麻煩一點的是氦氣球的升空需民航局的許可,這也是Harrison常跑劍橋當地民航局的原因。
Harrison說2008年他第一次看到自己成功拍攝的太空照片時,他正和朋友在Pub裡,看到這些影像,他簡直是目瞪口呆,說這是終身成就也不為過。
英國氣象局每天都會’發射’這種氦氣球來監測氣象,不過Harrison的氦氣球仍是最高高度紀錄保持者(35公里)。現在Harrison正在進行第三代模組的改進,新的模組將有旋轉鏡頭組,一個固定後視鏡頭,以及良好的壓力,溫度與濕度的感應器在其上。
本文摘譯自大西洋月刊及英國時代雜誌網站,連結如下,第一個連結有短片,可以實際看Harrison的克難設備,第二個連結有氣球升空後的相片。
想看更多Harrison工作及拍攝的照片請至他的相簿。
Where Geniuses Work/大師都在哪兒工作
這是我在大西洋月刊看到的一張圖片,圖片抬頭是「Where Geniuses Work」。
圖片清楚地標出十二位已故大師,其中有作家,詩人,音樂家,及畫家,他們各是在哪裡從事他們的創作,挺有意思的。
Edith Wharton—純真年代作者。Edith Wharton會在臥室的床上寫作到中午,她的手稿會丟在地板上讓秘書把它們撿起來謄寫。
Victor Hugo – 維克多.雨果,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 最著名的作品應該《悲慘世界》。雨果也是在臥室寫作,但有時會把衣服脫光拿給他的僕從,告訴僕從等他完成寫作再把衣服還給他。
Ernest Hemingway – 海明威, 最著名的當然是《老人與海》。海明威也是在臥室寫作,在他在世最後幾年他總是站在一張可移動的桌上寫作,一手拿鉛筆,一手拿著酒。
Thomas Wolfe – 湯瑪士.吳爾夫,《You can’t go home again》、《天使.望故鄉》。湯瑪士.吳爾夫是在廚房寫作,他有六呎六,算高吧,不然怎麼把冰箱上面當成桌面呢!
Demosthenes --古代希臘雄辯家。Demosthenes會把鬍子刮一半,然後到地窖完成他的演講詞。把鬍子刮一半,是因為這樣他就不敢外出,因為那會讓他很尷尬。
John Cheever – 美國著名作家, 常被稱為風俗小說家。John Cheever會在一早打好領帶,穿好西裝外套,搭著電梯到公寓大樓的地下室,然後把衣服脫到剩下內衣褲,就這樣工作一個早上。
Emily Dickinson – 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 艾蜜莉.逖更生。Emily Dickinson會在茶水間邊做事邊創作,她在腦中完成她的詩作,稍後再到房間,在燭光下把她之前想的寫下來。
Henrik Ibsen – 挪威最重要劇作家 易卜生。易卜生的書房掛著一幅價值$134(US?)的瑞典劇作大師August Strindberg的肖像,他創作時會面對這幅肖像,讓是同鄉也是不共戴天的的仇人August Strindberg看著他創作。
John Keats – 英國天才詩人 約翰.濟慈。濟慈起得很早,洗完澡,穿戴整齊像要出門似的,然後坐下來寫作。
Friedeich Schiller – 德國大劇作家與詩人 席勒。席勒創作時會拉起書房的紅色窗簾,偶而會把腳浸在冷水中,他的抽屜放著爛蘋果,寫作時他偶而把拿起爛蘋果聞一下。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古典音樂家 莫札特。莫札特早上七點到十點會在臥室創作,之後的時間他會教課或欣賞演奏會,到了晚上會再創作。
Jackson Pollock –美國畫家, 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波拉克。波拉克把他的工作室由臥室搬到穀倉,在那裡他可以把大張的油畫布放在地上,盡情作畫。
Wallance Stevens – 美國詩人Wallance Stevens則是在每天來回家裡和公司的路途上在腦中創作。
圖片清楚地標出十二位已故大師,其中有作家,詩人,音樂家,及畫家,他們各是在哪裡從事他們的創作,挺有意思的。
Edith Wharton—純真年代作者。Edith Wharton會在臥室的床上寫作到中午,她的手稿會丟在地板上讓秘書把它們撿起來謄寫。
Victor Hugo – 維克多.雨果,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作家, 最著名的作品應該《悲慘世界》。雨果也是在臥室寫作,但有時會把衣服脫光拿給他的僕從,告訴僕從等他完成寫作再把衣服還給他。
Ernest Hemingway – 海明威, 最著名的當然是《老人與海》。海明威也是在臥室寫作,在他在世最後幾年他總是站在一張可移動的桌上寫作,一手拿鉛筆,一手拿著酒。
Thomas Wolfe – 湯瑪士.吳爾夫,《You can’t go home again》、《天使.望故鄉》。湯瑪士.吳爾夫是在廚房寫作,他有六呎六,算高吧,不然怎麼把冰箱上面當成桌面呢!
Demosthenes --古代希臘雄辯家。Demosthenes會把鬍子刮一半,然後到地窖完成他的演講詞。把鬍子刮一半,是因為這樣他就不敢外出,因為那會讓他很尷尬。
John Cheever – 美國著名作家, 常被稱為風俗小說家。John Cheever會在一早打好領帶,穿好西裝外套,搭著電梯到公寓大樓的地下室,然後把衣服脫到剩下內衣褲,就這樣工作一個早上。
Emily Dickinson – 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 艾蜜莉.逖更生。Emily Dickinson會在茶水間邊做事邊創作,她在腦中完成她的詩作,稍後再到房間,在燭光下把她之前想的寫下來。
Henrik Ibsen – 挪威最重要劇作家 易卜生。易卜生的書房掛著一幅價值$134(US?)的瑞典劇作大師August Strindberg的肖像,他創作時會面對這幅肖像,讓是同鄉也是不共戴天的的仇人August Strindberg看著他創作。
John Keats – 英國天才詩人 約翰.濟慈。濟慈起得很早,洗完澡,穿戴整齊像要出門似的,然後坐下來寫作。
Friedeich Schiller – 德國大劇作家與詩人 席勒。席勒創作時會拉起書房的紅色窗簾,偶而會把腳浸在冷水中,他的抽屜放著爛蘋果,寫作時他偶而把拿起爛蘋果聞一下。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古典音樂家 莫札特。莫札特早上七點到十點會在臥室創作,之後的時間他會教課或欣賞演奏會,到了晚上會再創作。
Jackson Pollock –美國畫家, 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波拉克。波拉克把他的工作室由臥室搬到穀倉,在那裡他可以把大張的油畫布放在地上,盡情作畫。
Wallance Stevens – 美國詩人Wallance Stevens則是在每天來回家裡和公司的路途上在腦中創作。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
"The rush of battle is a potent and often lethal addiction, for war is a drug."(戰爭的衝擊是一種癮,強效而致命,因為戰爭本身就是毒品。)
這是片子一開始出現的一段話,引自《紐約時報》駐伊拉克記者Chris Hedges之筆。
看到這段話,我以為電影要講的是戰爭讓人失去理性,打到後來根本忘了為何而戰;簡而言之,我以為這是部典型的反戰片。以某種角度來看‘危機倒數’,它是反戰片;然而它沒有教條,沒有英雄主義,也沒有國家主義(當然也沒有批判美國出兵伊拉克)。我沒有看過所有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影片,但剛好有看前陣子紅到不行的‘阿凡達’,比較之下,‘危機倒數’確實是比‘阿凡達’更值得拿下最佳影片與導演。
這是部即使你精神很萎靡去看都會讓你熱血沸騰、神經緊繃的片子。
片子主要講的是美伊戰爭中位於戰場最前線的拆彈小組B連,連隊撤離前三十幾天,面對看不見敵人的,做著全世界最危險的“苦拆事”-拆炸戰。劇情很簡單,就這樣而已。有意思的是電影並不側重這些每天面對死亡的士兵的心靈如何被恐怖任務影響,也不在讚揚這些士兵如何為了國家願意犧牲自己,電影把這些士兵(拆彈隊長James例外)人性的一面呈現出來,他們其實怕得要死,希望任務趕快結束,而且最好是活著回來。
電影讓人神經緊繃是在一個個拆彈過程;拆彈小組面對的不只是炸彈,還有在陌生的城市,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任何人都可能是引爆炸彈的那個人。誰是敵人?草木皆兵,誰都可能是敵人,同時也都可能是無辜百姓。大量的揺晃短鏡頭把觀眾拉到拆彈小組的位置,讓觀眾感受現場的緊張。拆彈的情節是有點誇張,這是好萊塢慣有的個人英雄主義,但不影響觀影情緒。
電影在反思的部份很模糊,就看觀眾能不能體會。當我看到美國大兵開著坦克在別人國土上大行其道,領著槍指著他們的頭,我覺得很諷刺,他們到底是在維護伊拉克百姓還是自身的性命?導演取巧地留了模糊的空間給觀眾,讓本片沒那麼輕易被批評。
真的,反戰不是電影想要講的,電影一開頭的那段話才是電影的重點。拆彈小組隊長James可說是拆彈高手中的箇中楚翹,他的床下有個箱子,裡面放著他所拆過的炸彈引信,他是拆彈上癮的人,對照片頭Chris Hedges的那段話與片尾James對他兒子說的話,你就會明白他會何上戰場。
不錯看,還沒看的可以考慮去看。
這是片子一開始出現的一段話,引自《紐約時報》駐伊拉克記者Chris Hedges之筆。
看到這段話,我以為電影要講的是戰爭讓人失去理性,打到後來根本忘了為何而戰;簡而言之,我以為這是部典型的反戰片。以某種角度來看‘危機倒數’,它是反戰片;然而它沒有教條,沒有英雄主義,也沒有國家主義(當然也沒有批判美國出兵伊拉克)。我沒有看過所有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影片,但剛好有看前陣子紅到不行的‘阿凡達’,比較之下,‘危機倒數’確實是比‘阿凡達’更值得拿下最佳影片與導演。
這是部即使你精神很萎靡去看都會讓你熱血沸騰、神經緊繃的片子。
片子主要講的是美伊戰爭中位於戰場最前線的拆彈小組B連,連隊撤離前三十幾天,面對看不見敵人的,做著全世界最危險的“苦拆事”-拆炸戰。劇情很簡單,就這樣而已。有意思的是電影並不側重這些每天面對死亡的士兵的心靈如何被恐怖任務影響,也不在讚揚這些士兵如何為了國家願意犧牲自己,電影把這些士兵(拆彈隊長James例外)人性的一面呈現出來,他們其實怕得要死,希望任務趕快結束,而且最好是活著回來。
電影讓人神經緊繃是在一個個拆彈過程;拆彈小組面對的不只是炸彈,還有在陌生的城市,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任何人都可能是引爆炸彈的那個人。誰是敵人?草木皆兵,誰都可能是敵人,同時也都可能是無辜百姓。大量的揺晃短鏡頭把觀眾拉到拆彈小組的位置,讓觀眾感受現場的緊張。拆彈的情節是有點誇張,這是好萊塢慣有的個人英雄主義,但不影響觀影情緒。
電影在反思的部份很模糊,就看觀眾能不能體會。當我看到美國大兵開著坦克在別人國土上大行其道,領著槍指著他們的頭,我覺得很諷刺,他們到底是在維護伊拉克百姓還是自身的性命?導演取巧地留了模糊的空間給觀眾,讓本片沒那麼輕易被批評。
真的,反戰不是電影想要講的,電影一開頭的那段話才是電影的重點。拆彈小組隊長James可說是拆彈高手中的箇中楚翹,他的床下有個箱子,裡面放著他所拆過的炸彈引信,他是拆彈上癮的人,對照片頭Chris Hedges的那段話與片尾James對他兒子說的話,你就會明白他會何上戰場。
不錯看,還沒看的可以考慮去看。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力挽狂瀾(The wrestler)
「力挽狂瀾」聽起來像是激勵人心的片子,但,並不是。那,它不好看嗎?並不會。只不過它並沒有套商業片的公式走,可能習慣制式商業片的觀眾會適應不良。
二十年前,摔角場上所向無敵的職業摔角手Randy在二十年後淪為靠在體育館表演摔角秀維生,生活潦倒,偶而生意不好繳不出房租而被房東鎖在租來的拖車外面。在一場表演後他心臟病發暈倒在休息室,動過心血管繞道手術後,他被迫放棄最愛的摔角。他試著去適應一般人的生活 – 找份超市櫃台服務生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同時他開始思考他的人生,他感到孤寂,於是去找他最愛的脫衣舞孃Cassidy,Cassidy告訴他親人才是他此刻需要的,他試著去找對他不諒解的女兒Stephanie,在經過一番努力,他和女兒之間的嫌隙似乎已釋,此刻他感到人生似乎透露光芒(重拾天倫與親密關係)。但溫暖時刻總是短暫即逝,在求愛於Cassidy而遭拒絕(其實Cassidy並不是不喜歡Randy,只是她不知如何拿揑客人與愛人的界線而反應過度),他跑去買醉,因此忘掉了和女兒的晚餐約定,造成女兒再次不諒解並誓言不想再見他。在雙重打擊下他決定重返摔角場,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摔角場是唯一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以及被喜愛的地方,在這裡,觀眾簇擁他,為他歡呼。當他要上場之前,Cassidy去找他,希望他以身體為重,他說了心裡的傷痛:The only place I get hurt is out there. The world don't give a shit about me.(摔角擂台是我的地盤,真實世界才是讓我傷心的地方,在真實世界,沒有人關心我),即使Cassidy回答他:I am here.(這表示她關心他),仍挽不回他重返擂台的心…
劇終,賽末時,心臟極度不適的Randy從擂台角柱上奮力一跳,畫面反黑。Bruce Springsteen所作的主題曲The wrestler響起。
沒有勵志,沒有熱血沸騰,「力挽狂瀾」不是洛基,它不會讓你被振奮/感動到掉淚,但它很真實。它把一個過氣摔角手的不堪,孤寂與無奈乃至於最後的奮力一摶拍得很好。洛基之類的電影公式是昔日好手已不再,但經過一番努力,他重返榮耀。「力挽狂瀾」完全不是這樣,Randy一直活在舞台上,他從沒真正在真實世界活過,嚴格講,他是失敗的,他的重返舞台是被形勢所迫。劇情元素很通普(過去選手,陌生的女兒,脫衣舞孃),甚至有點老套,但組合起來卻是個好故事。
片子一開始我真的不喜歡飾演Randy的米基洛克,看起來很怪胎,很邊緣化,邊看心裡邊唸著,天啊,米基洛克,你怎麼變這樣啊!但隨著劇情慢慢展開,我甚至覺得他很man,在大老粗的外表下,蘊藏著些許溫柔,尤其是他和女兒出遊的那段。米基洛克以前真的帥,看過愛你九週半,天使心的人就知道。後來事業走下坡,他退出電影圈,跑去打拳擊,也沒打出什麼成績,但臉蛋被打壞了,整形又失敗,再回電影圈只能演些配角,這部片讓他重返一線男星之列,也因此許多人覺得電影像是為他量身訂做的。有些人一生沒人沒什麼大起大落,有些人一生就是要這麼地高低起伏,米基洛克就是後者。
二十年前,摔角場上所向無敵的職業摔角手Randy在二十年後淪為靠在體育館表演摔角秀維生,生活潦倒,偶而生意不好繳不出房租而被房東鎖在租來的拖車外面。在一場表演後他心臟病發暈倒在休息室,動過心血管繞道手術後,他被迫放棄最愛的摔角。他試著去適應一般人的生活 – 找份超市櫃台服務生的工作以維持生計。同時他開始思考他的人生,他感到孤寂,於是去找他最愛的脫衣舞孃Cassidy,Cassidy告訴他親人才是他此刻需要的,他試著去找對他不諒解的女兒Stephanie,在經過一番努力,他和女兒之間的嫌隙似乎已釋,此刻他感到人生似乎透露光芒(重拾天倫與親密關係)。但溫暖時刻總是短暫即逝,在求愛於Cassidy而遭拒絕(其實Cassidy並不是不喜歡Randy,只是她不知如何拿揑客人與愛人的界線而反應過度),他跑去買醉,因此忘掉了和女兒的晚餐約定,造成女兒再次不諒解並誓言不想再見他。在雙重打擊下他決定重返摔角場,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因為摔角場是唯一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以及被喜愛的地方,在這裡,觀眾簇擁他,為他歡呼。當他要上場之前,Cassidy去找他,希望他以身體為重,他說了心裡的傷痛:The only place I get hurt is out there. The world don't give a shit about me.(摔角擂台是我的地盤,真實世界才是讓我傷心的地方,在真實世界,沒有人關心我),即使Cassidy回答他:I am here.(這表示她關心他),仍挽不回他重返擂台的心…
劇終,賽末時,心臟極度不適的Randy從擂台角柱上奮力一跳,畫面反黑。Bruce Springsteen所作的主題曲The wrestler響起。
沒有勵志,沒有熱血沸騰,「力挽狂瀾」不是洛基,它不會讓你被振奮/感動到掉淚,但它很真實。它把一個過氣摔角手的不堪,孤寂與無奈乃至於最後的奮力一摶拍得很好。洛基之類的電影公式是昔日好手已不再,但經過一番努力,他重返榮耀。「力挽狂瀾」完全不是這樣,Randy一直活在舞台上,他從沒真正在真實世界活過,嚴格講,他是失敗的,他的重返舞台是被形勢所迫。劇情元素很通普(過去選手,陌生的女兒,脫衣舞孃),甚至有點老套,但組合起來卻是個好故事。
片子一開始我真的不喜歡飾演Randy的米基洛克,看起來很怪胎,很邊緣化,邊看心裡邊唸著,天啊,米基洛克,你怎麼變這樣啊!但隨著劇情慢慢展開,我甚至覺得他很man,在大老粗的外表下,蘊藏著些許溫柔,尤其是他和女兒出遊的那段。米基洛克以前真的帥,看過愛你九週半,天使心的人就知道。後來事業走下坡,他退出電影圈,跑去打拳擊,也沒打出什麼成績,但臉蛋被打壞了,整形又失敗,再回電影圈只能演些配角,這部片讓他重返一線男星之列,也因此許多人覺得電影像是為他量身訂做的。有些人一生沒人沒什麼大起大落,有些人一生就是要這麼地高低起伏,米基洛克就是後者。
紐約愛情故事(Two Lovers)
不要被中文片名及廣告詞誤導而以為這是淒美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它仍是不折不扣的愛情故事,看看劇照及英文片名Two Lovers就知道這是一個男人與兩個女人的故事。
劇情很簡單,基本公式,A愛B,B愛C,D愛A,這種事都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已或週遭的朋友身上。這意思是,本片不用看了嗎?並不會。雖然劇情聽起來很通俗,但整體看起來卻不會,本片旨不在營造唯美,討好觀眾,反而跳脫了商業電影的公式。
雷諾的前未婚妻因父母不接受他(雷諾有遺傳性心理疾病)而離開令他心碎欲絕,在自殺不成後返家與父母同住,還得倚靠藥物控制憂鬱。後來他遇上兩位不同典型的女子:珊卓是與父親即將成為合伙人的女兒,溫柔又善解人意,非常愛慕雷諾,希望能好好照顧雷諾。蜜雪兒,家道中落的熱情率性金髮美女,是雷諾新鄰居。雷諾對蜜雪兒一見鍾情,心裡有股想要好好照顧蜜雪兒的衝動,然而蜜雪兒卻陷入與有婦之夫的不倫之戀,對雷諾,她只把他當哥哥。明著看他愛的是蜜雪兒,但另一方他卻答應與珊卓交往。
蜜雪兒在一次墮胎流產後,下定決心和已婚男友分手,在寂寞無助的情況下接受雷諾的提議遠走高飛,雷諾高興之下買了一隻Cartier鑽戒打算送蜜雪兒。不料在約好的時間蜜雪兒卻說已婚男友終於離開妻子回到她身邊,她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已經打包好,也跟媽媽道別的雷諾再次心碎,拿著Cartier鑽戒和行李,走到海岸邊,遠遠地把Cartier鑽戒丟向沙灘,獨自一步步往往大海走去,此刻女友珊卓送給他的皮手套從他的口袋掉了出來,看著掉在沙灘的手套,一轉念,他撿起手套往後走,再把鑽戒拾起,輕輕地把沙子揮掉,回到他父母正在舉辦新年party的家,眼眶泛著淚將鑽戒套在一臉驚喜的珊卓手指…
整部戲沒有什麼高潮,但也還不至於沉悶。
結尾很貼近人性,我認為應該有相當多的人會做和雷諾一樣的決定,選擇和那個沒那麼愛的人結婚。人家說,愛不到的最珍貴,其實真的得到了,就擁有幸福了嗎?不見得。重要的是,愛不到一個人不需要自殘。
劇情很簡單,基本公式,A愛B,B愛C,D愛A,這種事都曾經發生在我們自已或週遭的朋友身上。這意思是,本片不用看了嗎?並不會。雖然劇情聽起來很通俗,但整體看起來卻不會,本片旨不在營造唯美,討好觀眾,反而跳脫了商業電影的公式。
雷諾的前未婚妻因父母不接受他(雷諾有遺傳性心理疾病)而離開令他心碎欲絕,在自殺不成後返家與父母同住,還得倚靠藥物控制憂鬱。後來他遇上兩位不同典型的女子:珊卓是與父親即將成為合伙人的女兒,溫柔又善解人意,非常愛慕雷諾,希望能好好照顧雷諾。蜜雪兒,家道中落的熱情率性金髮美女,是雷諾新鄰居。雷諾對蜜雪兒一見鍾情,心裡有股想要好好照顧蜜雪兒的衝動,然而蜜雪兒卻陷入與有婦之夫的不倫之戀,對雷諾,她只把他當哥哥。明著看他愛的是蜜雪兒,但另一方他卻答應與珊卓交往。
蜜雪兒在一次墮胎流產後,下定決心和已婚男友分手,在寂寞無助的情況下接受雷諾的提議遠走高飛,雷諾高興之下買了一隻Cartier鑽戒打算送蜜雪兒。不料在約好的時間蜜雪兒卻說已婚男友終於離開妻子回到她身邊,她決定給他一次機會。已經打包好,也跟媽媽道別的雷諾再次心碎,拿著Cartier鑽戒和行李,走到海岸邊,遠遠地把Cartier鑽戒丟向沙灘,獨自一步步往往大海走去,此刻女友珊卓送給他的皮手套從他的口袋掉了出來,看著掉在沙灘的手套,一轉念,他撿起手套往後走,再把鑽戒拾起,輕輕地把沙子揮掉,回到他父母正在舉辦新年party的家,眼眶泛著淚將鑽戒套在一臉驚喜的珊卓手指…
整部戲沒有什麼高潮,但也還不至於沉悶。
結尾很貼近人性,我認為應該有相當多的人會做和雷諾一樣的決定,選擇和那個沒那麼愛的人結婚。人家說,愛不到的最珍貴,其實真的得到了,就擁有幸福了嗎?不見得。重要的是,愛不到一個人不需要自殘。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Friday Night Lights(勝利之光)
光看劇照會以為這是YA偶像勵志影集,沒想到出乎意料地有深度,一看就上癮。Friday Night Lights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也曾改編過,名字都叫Friday Night Lights。這部影集是以高中美式足球為主架構,再佐以親情,愛情,友情等人性因素。雖是以高中美式足球為架構,本劇並沒有把重點全放在這群年輕人上,反而把很大部份著重在教練Eric Taylor夫婦身上。
美國德州一個叫Dillon的小鎮,美式足球在這個小鎮是全民運動,小男孩從小就夢想要打進該鎮的明星球隊Panther(豹隊),小女孩則是夢想能成為豹隊的啦啦隊(這點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不過這世界上什麼事都有),會叫Friday Night Lights是因為球賽都是在週五晚上舉行。Jason Street是一致被看好會一路打進大學的當紅的四分衛,故事一開始就讓Jason在球賽中為了阻擋對手而嚴重受傷-癱瘓,當時劇中有段教練的口白,大概的意思是,我們所有的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候都會跌倒,我們必須記住,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很特別,而且可以從我們身邊被帶走的,當它們被帶走時,我們會被考驗,我們的靈魂深處會接受考驗 (We will all, at some point in our lives... fall. We will all fall. We must carry this in our hearts... that what we have is special. That it can be taken from us, and when it is taken from us, we will be tested. We will be tested to our very souls.)。的確,豹隊一路被看好會一直打到季末賽,沒想到第一場就遇到強手並失去他們的隊長-四分衛;另一方面,前途一片光明的四分衛Jason Street在遇到下半身癱瘓這樣的事,他的考驗應該是最大的;而教練Eric Taylor背負了全鎮人的期望,眼下失去了四分衛,漫長的球季該怎麼打下去。
就像我開頭講的,美式足球只是主架構,本劇對情感的刻劃之深,使我這個不懂美式足球的人都看到停不下來。推薦給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