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自帶氣場的小子

有些人天生就很酷,就像這位印尼龍舟小子-迪卡。

印尼也有龍舟比賽,這個龍舟比賽有著數百年歷史,跟我們的端午節龍舟不同的是它是每年八月,在印尼的廖內省(Riau)舉辦,是為了慶祝獨立日而舉辦的。

跟我們的龍舟比賽不同的是他們的龍舟頭會有一位參賽者,這位參賽者被稱為Togak Luan,Togak Luan 是站在船首的舞者,他要用舞蹈指揮划槳手們划槳。

影片中這位名叫迪卡的 11 歲小男孩最近在 TikTokfat 爆紅,你看他站在疾駛的船頭,戴著墨鏡,穿著黑色傳統服飾表演著平靜流暢的拳頭旋轉與手臂掃動的舞蹈,看起來泰若自然,以至於人們稱之為 Aura Farming ;Aura Farming 這個詞指的是為了看起來酷炫,或為了營造氛圍而做出的行為。而迪卡的表演很有氣場,所以被人用Aura Farming 來形容。

迪卡在受訪時說他的舞蹈並不是事先設計好的,而是他的即興創作。

他的表演展現出冷靜、自信與美感。與他身後的划槳手極其費力划槳對照下,更放大了他的冷靜。他的動作充滿魅力,而且很容易模仿,現在正被世界各地的體育界大咖仿效。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肌肉,不只你以為的那樣

昨天是我們公司年度員工教育訓練日,昨天的主題是員工心理安全感。課程中有一段時間講師問大家 我們20到50歲都在做什麼事,討論這個是要藉此去發現我們隨著年紀漸長,選擇順序也在變。過程中,我發現從年輕到現在,運動都一直在我的選項裡(雖然運動項目有在變),而且年紀越長,運動的排名越高。

前幾天我聽了上面這個 podcast 訪談,內容很棒,我聽了3次。(我強力推薦)

這個訪談的核心是:肌肉是長壽的關鍵器官。沒錯,受訪者(同時是醫生也是作者)直接破題說"肌肉是一直以來都被人們忽略的關鍵器官",她的確是講肌肉是"器官"。

她說骨骼肌是人體最大且功用多元的"內分泌器官",因為肌肉會釋放超過600種肌肉激素,影響大腦、心血管等身體各部位的健康。另外,骨骼肌是主要的葡萄糖吸收處,也是脂肪燃燒的重要場域;肌肉收縮會釋放抗發炎的肌肉激素,對控制炎症很重要。

上一篇我提到我在健身房認識了一位會員朋友,今天他對我說有別的會員向他問起我,說我肌肉練得真是漂亮,當下我發現,以前聽到這種讚美的話,心裡感覺跟現在有很大的差別,以前重訓多少會有要讓身型好看的目的在,所以聽到這種讚美多少會開心;現在聽到這種讚美,我心裡想的是,我練重訓不是為了外表,而是為了要活得好。這剛好跟上面提到的 podcast 裡的受訪者講得一樣,所以我覺得這個訪問內容非常好,強烈建議你們去聽,如果怕聽不懂可以去買受訪者的書《Forever strong: A new, science-based strategy for aging well》(不過我讀了試讀本,我覺得聽訪問就可以,如果你沒時間看書的話)

話說上一篇提到我買了負重帶,昨天我拿到貨了,雖然今天才是我的練背日,但昨晚我迫不急待想試這負重帶,所以就去健身房小試了一下;也是昨晚,第一次遇到我在練時其他人都閃到旁邊看的情形,雖然我是用眼睛的餘光感受到週圍的人閃到旁邊,結果今天我那位新認識的朋友跟我說,話已經傳開了,有好幾個人跑去跟他講昨晚我戴著負重帶在做引體向上。

至於我的感覺?我並沒有因為這些話而特別開心或什麼的,因為我練這個的目的是想提升自己的肌力,今天負重5公斤練了6組,每組5下,雖然感覺並沒有很難,但我知道重量再加上去總有一天我會遇到瓶頸,那才是我有點害怕的,呵~,不過總是要面對的,遇到再說吧!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進階了?

六月底我搬回高雄,加入了我家附近的一間連鎖健身房。不到一個月,有一天一位會員問我是不是教練?他說我的大圓肌練得很漂亮還有我相撲硬舉重量可能比一般男教練重,所以他懷疑我是教練。就這樣,我在健身房交了一位朋友。

今天我練背部,他看我做引體向上後建議我可以改做負重引體向上,並且興致勃勃要把他的負重腰帶借我;於是我今天嘗試了人生第一次的負重引體向上。

說實話,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戴上負重腰帶,掛上槓片,做引體向上。那畫面太詭異了,不過這位朋友非常有興趣要我做(他說很想看瘦瘦的女生做負重引體向上)。我則是想,既然有人要借我負重帶玩,試試無妨。結果我做了兩組,一組2.5公斤 7下,第二組換5公斤 5下。

我的心得?

其實沒我想得那麼恐怖嘛!另一方面,我在心裡自問"就這樣進階了???"

總之,今天的嘗試激起了我想挑戰的興致,畢竟我一直練一樣的組數/次數,似乎就只能這樣了。但如果有負重帶,我又可以進階了!!!

所以,我今天下單買了一條負重腰帶。

等我拿到我的負重腰帶練過一陣子後再來報告訓練成果。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動動眼


動動眼一下, 

這張在印度拍的照片中不只有幾隻羚羊, 裡面還有一雪豹, 你找得到嗎?



偽裝大師 - 雪豹













答案掲曉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開根號


課堂上,數學老師教到開根號時,學生問:

學這個有什麼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開根號啊!

老師說: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裡用到的A4 紙就跟開根號有巧妙的關係!


A4 紙張的長寬比是√2 : 1(約1.414 : 1)。

為什麼是√2?

這個比例有個神奇的特性:

當你將A4紙對折時,得到的新尺寸仍然保持相同的長寬比例。

妙的是,你再怎麼對折,它的長寬比都是√2

這聽起來或許沒什麼了不起,

但要知道,古早以前並沒有電腦,

這樣的設計讓不同尺寸的紙張在縮放時不會變形,影印/列印時比例保持一致。


現在我們常用到的A系列紙張就是以√2的比例形成的,

A0 對折 》 A1,A1 對折 》A2,A2 對折 》A3,A3 對折 》A4


1786年,德國數學家格奧爾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首次提出√2比例的概念,他注意到這個比例在對折時可以保持不變。1922年,A 系列標準化正式成為德國工業標準(DIN),1975年,它成為 ISO 216 國際標準。

為什麼它重要?

這個標準統一了全球的紙張規格,大大簡化了國際貿易、出版和辦公設備的標準化。


這是我今天學到的冷門小知識。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受傷怎麼練

三月底我出了車禍,上半身傷得比較嚴重,尤其是頭部(閉瑣性骨折),手臂縫了幾針,下半身只有幾處挫傷。剛好遇到連假要回南部掃墓,於是放了自己一個禮拜的假沒有進健身房。

因為上半身傷痛較嚴重,所以一週後再進健身房時只能暫時先練腿,squat、split squat、sumo squat、deadlift、leg press、leg curl、leg extension...,只要受傷部位肌肉可以承受的都給它練下去,重量則比平常輕一些,畢竟受傷了。

一週後開始加入背部訓練,胸部則因某些角度施力會痛所以暫時沒有練,問題是很多練背部的動作會連動到胸部肌肉,所以我避開會引起胸腔疼痛的動作(當時完全不能做推/push的動作,拉/pull的動作則是選擇性地可以),比如引體向上、直臂下拉就沒辦法做,能做就是 lap pulldown、坐姿划船、屈體划船、face pull,這一週同樣地也是把重量減輕。第二週開始再慢慢加重量,每過一週我會試一下做引體向上會不會痛,可以感受到第二週比第一週不痛,到了第三週疼痛感減輕了九成,於是第三週開始加進引體向上,不過能拉的次數比平常能做的少。

車禍後的這一個月我就只練背與腿。接下來我原本準備加進胸部訓練,但我又發生事情了。這次是閃到腰,就發生在大前天練完腿之後,當下我突然痛到無法站直。當天下午去找了一位傳統整復師父調整脊椎後疼痛減少了八成,雖然被囑咐一週內不能運動,只能散步,最好都躺在床上。但躺在床上一個禮拜未免太無聊,所以我只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就進廠練上半身。接下來,腿部就先暫時休練或練些輕量的、不會彎曲腰椎的動作。我並不是鐵齒,因為我知道什麼動作會影響腰椎恢復(簡單講,會痛的就不要做),什麼不會影響。

以上是最近發生的事。而以下是這段時間傷後訓練的心得:

1. 雖然醫生或其他人會告訴你多休息,盡量不要運動(尤其多數人對重訓有認知差距),但我認為受傷時不需要完全停止訓練,做些可以做的運動/動作。

2. 不要心急,受傷時,短時間肌力可能會退步一些,但肌肉是很會適應,而且有記憶的。要再把肌力練回來是沒問題的。

我之所以堅持帶傷訓練是因為我認為這樣可以更快回復到之前的狀態。當然,如果你選擇讓身體完全停機也是可以,這都是個人選擇。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滑板鬥牛犬

 

要週末了,chill 一下,來看看這隻會溜滑板的鬥牛犬。

看它多 chilled 啊!

    下車也難不倒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