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汗臭?

曾有朋友笑我是小說 香水” 裡的葛奴乙,意思是我的身體沒有味道,我不知這樣算不算異常,我連腋下都沒味道,朋友說是因為我天生沒腋毛的關係(是嗎?)。由於連腋下出汗都沒味道,我一度以為不管我身體哪裡流汗都是沒味道的。直到我去上重量訓練課程流了很多汗,連胯下都流汗,我才發現原來我的胯下流的汗有味道哇!說實在,剛發現時我還滿吃驚的,一開始我以為是我沒保持胯下的衛生,所以之後上健身房前會把重點部份用香皂洗一洗,沒想到運動後胯下流汗處還是有味道!



原來,我們身體某些部位流汗是會有味道的啊!

但,為什麼?

原來人類的汗腺有兩種,一種叫eccrine,分佈在全身;另一種叫apocrine,只分佈在腋下及胯下。由eccrine 分泌的汗液是沒有味道的,而由apocrine 分泌的汗液中含有蛋白質,其中有些蛋白質會和有氣味的分子結合,而存活在在我們腋下及胯下的細菌是嗜吃蛋白質的,它們會把腋下及胯下所流的汗中的蛋白質吃掉,留下原本與蛋白質結合的有氣味分子,這就是我們聞到的汗臭。建議有興趣的人連結到這個網頁,這裡有簡單又有趣的短片,讓人一目瞭然。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顯微鏡下的世界

以下是2011Olympus BioScapes International Digital Imaging Competition 的部分入選佳作,它們都是顯微鏡下的世界,這些相片印證了造物者的奇妙。更多相片及詳細說明請點這裡

一種豆科植物的豆莢

一種臭蟲卵

象鼻蟲乾掉的胸甲鱗片

馬齒莧的種子

一種雌蠅的肢節

一種淡水植物的種子

由五種發光性蛋白質所組成的細胞群
(看起來像不像是畫?)

豆娘(蜻蜓的一種)的眼睛
(美呆了!)

海底世界的活珊瑚

一種骨架複雜的單細胞生物

一種藍綠藻的球形菌落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Home

買這本書時我並不知道Toni Morrison 是何許人,後來才知道她大有來頭。Toni Morrison 1993 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是第二位諾貝爾文學奬女性得奬人,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得奬人。

看書名以為是本簡單的書,結果並不是。這是本嚴肅的書。主人翁Frank Money 是個黑人,為了逃避當時種族歧視及家庭問題等造成的窒息感,他與好友參加了韓戰,好友卻在戰中陣亡。回到美國後,Frank 卻一直處於所謂戰後創傷症候群,他無法好好工作,無法好好維持一段關係,直到接到妹妹病危的通知,才迫使他回到原本不打算再回去的老家,沒想到卻藉此讓他的人生有了轉機。

對於Toni Morrison,我毫無所知,若只以看過她一本書為依據,我會說她的文字很簡潔,卻有深厚的喻涵。無奈,這本書不對我的味口,我也並不推薦給以愉快為閱讀目的的人。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年紀與體味

我一直認為人老了身體會有一種不怎麼令人愉悅的味道,尤其是男性,我的同性友人也這樣覺得。但,有沒有可能我們的認知錯誤?

今天看到一個奇怪有趣的文章(原文請點這裡),它提到一篇刊登在PloS One 期刊上研究報告,這研究是在探討人類只憑嗅覺來判斷別人的年紀。研究是這麼進行的,41 20 95 歲不等的志願者連續個晚上睡前用無香味肥皂洗澡後穿上腋下縫有棉片的T恤,志願者的床單被單也需用無香味清潔劑洗過。個晚上過後,研究人員把縫在T恤腋下的棉片取下並放進一瓶瓶罐子裡。接下來另一批志願者的工作就是去聞罐子裡的味道並給予評價(蛤,這種事也有志願者!)。

令人吃驚的結果來了,結果顯示75 95 歲的志願者是體味最淡的,而且比年輕人甚或中年人更讓人不討厭。注意囉,45 55 歲的男人的味道是最不受歡迎。

當然這個研究並不是在說老人的身體很好聞,再加上味道是很主觀的,A喜歡的味道不見得B會喜歡,這和香水一樣。只是一般人總認為老人身上有股味道其實不見得真是老人身上的味道而是由於年老讓人產生的負面感覺所造成的錯誤認知。

好巧不巧,我在Los Angels Times 網站上也看到一篇1999 年的報導(原文請點這裡)在講隨年紀增長而產生的體味,這是一篇日本的研究報導,它的結論和前面講的那一篇竟然一樣,也就是,中年男人的體味最令人受不了。

還好,我是女的。那你呢?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The Night Circus

The Night Circus》 中文書名翻成夜行馬戲團。對於馬戲團、魔法這種不太符合現實的主題,我其實不太有興趣。但這本書一開始的幾句卻像有魔力般讓人一頁頁看下去。雖然主題和馬戲團有關,但它卻有點黑暗,所以不要誤以為它是寫給小朋友看的YA 小說。

Celia 的父親Hector 是位天生的魔術師,所謂天生是他不用偽裝、不需借位,他的表演都是真的,Celia 小時候就被父親發現她遺傳了自已的天份。Hector 於是找來認識多年的朋友Mr. AH.,並向他提出一項挑戰,Hector Mr. A.H.找一位不會魔術的人來訓練,以便將來和女兒Celia 比賽。Hector 認為天份最重要,Mr. A.H. 則認為後天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為了證明各自才是對的,他們決定了這場比賽。於是Mr. A.H. 找來了孤兒小男孩Marco,並讓他大量的地閱讀以增進他的能力。

Celia Marco 從小就被施以嚴格的訓練,為的就是將來的這一場比賽,兩個人從來就不知道對手是誰?何時比賽?規則為何?標準在哪?維持多久?何時判決?而讀者也不會比兩位主角多知道多少,讀者除了知道兩位主角是對決者外,其它的也是和兩位主角一樣隨著故事的發展慢慢才知道答案。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成功地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再加上故事分成兩線進行,更加強了故事結構的複雜及懸疑性。更棒的是,每一篇章節都不長,讓人很輕易地一章章看下去。

雖然比賽的人是Celia Marco,作者同時也安排了很多高手在馬戲團中,這些高手隨著故事發展慢慢顯露出他們在這場比賽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把重心放在兩位主角上,這是另一個優點。

如果真要說缺點,我認為兩位主角從小就在不被愛,只被大人當作完成個人喜好的工具的環境中長大,如何能在長大後還擁有龐大愛人的能力?但這就像質疑怎麼可能真的有魔法存在一樣,如果不能接受作者的遊戲規則,書就沒辦法看下去。

整體來講,我還是很推薦這本書。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The Graceling

這是一個奇幻世界,由七個王國組成的奇幻世界,在這裡,少數的人擁有恩賜(或許說是天才,天份),可能是讀懂人心的恩賜,也可能是很會摶擊的恩賜,有恩賜的人外表都有一個特徵,雙眼不同顏色,可能是綠配灰,可能是藍配金。如果恩賜是有用的,就會被國王召進宮中被他使用。女主角Katsa 的恩賜是殺人,想當然爾,她的恩賜被她的國王(也是舅舅)使用來對付那些不聽國王話的人。但Katsa 並不甘願淪為國王的打手幹些不光明的事,她和王子及國王的侍從組了一個地下組織,專門打抱不平,故事一開始就是Katsa 一行人去營救Lienid 已卸任的老國王,並著手調查這起綁架案的動機及幕後主使者。

整場救援及調查行動就是故事的主軸。

這是一本給青少年讀的奇幻小說,結構不是很嚴謹,這點我覺得情有可原,畢竟是青少年讀物。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講到情愛的部份有不明顯地帶到男女之事(真的是外國人比較開放嗎?),我懷疑國小生是否看得懂。

我欣賞以“恩賜”為主題這個梗,有創意。故事中有恩賜的人物不僅展現他們的恩賜,更藉著層層的考驗更瞭解自己的恩賜並內省及接受自己(自我認同)。另一個我欣賞的是不拖泥帶水,有些人覺得最壞的國王,Monsea 王國的Leck 國王死得太突然,雖然我也覺得有點頭重腳輕,但又滿喜歡作者這樣的twist,畢竟是青少年讀物,沒必要弄成像魔戒那樣全體總動員起來只為了幹掉大壞蛋。

不難看的一本小說,真的適合青少年。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前幾天我們的潛水教練寄了一個連結給我們,它是一種大部份人都沒看過的透明魚的影片。教練問我們,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魚(連結請點這裡)?

很快地,有一位男潛友回覆說那是地震魚,他吃過很多次,肉質清蒸Q嫩,還提供一間餐廳,這間餐廳有魚獲會通知。

再沒多久,另一位男潛友也回覆了,他說這是透明鰻魚。

其實我也沒看過這種魚,上網爬了一下資料,這種魚叫 Leptocephalus是一種幼鰻(應該是柳葉鰻),只有在幼年時才是透明的。

這件事除了讓我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外,也讓我佩服很多華人看到什麼奇怪的東西第一件事都能聯想到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