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伸展背後的科學

大多數人認為越老化的身體會越僵硬,越年輕的身體越柔軟,而肌力訓練會讓人硬梆梆。所以為了讓身體恢復年輕,許多人主張我們需要多做伸展以提高柔軟度,尤其年紀越大越需要。

跟許多事情一樣,對於要不要做伸展,也是有正反兩派。我發現健身界則沒那麼提倡伸展,並不是站在反對立場,而是認為伸展的好處被過度美化了。

許多人認為伸展可以增加肌肉長度,這其實是迷思,肌肉的起點與終點都連結在骨頭上,所以肌肉長度是個定的,雖然它會隨關節的角度變化而伸長或收縮,但不管是伸展運動或一般的活動,在運(活)動結束後,肌肉終究會回到原來的長度。我們會感覺伸展後肌肉拉長了,是因為我們的神經伸展耐受性增加了。

至於伸展可以提高柔軟度的說法,最近讀到怪獸訓練教室創辦人何立安教練的新書-「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書裡針對這點做了科學的分析。

人體的柔軟度在動作控制理論中其實被稱為「活動度」(mobility)。活動度就是關節可以動的程度,而活動度又是由兩個元素組成,一是「動作幅度」,也就是俗稱的柔軟度;一是「局部肌肉控制力」,也就是一個可動關節周遭肌肉對這關節動作幅度的控制能力。簡單來說,一佪關節是否活動自如,首先要有足夠的動作幅度,也就是在不考慮控制力的情況下,這個關節客觀上已經具備夠大的活動範圍。

以肩關節為例,一個人在完全放鬆下,由外人將其手臂抬起,其手臂可以被抬起的高度就是其肩關節的「被動」活動度。而局部肌肉控制力則是他自己用力(也就是主動)把手臂舉起的最高幅度。

從上面的敍述,大部份的人會得到「所以就是要練肌力」這個結論。但是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那就是穩定性。

我們的身體有自我保護機制,當一個動作可能導致失衡時,身體會反射性「鎖住」相關的動作幅度。

以深蹲為例,一位長者試著學習深蹲,在蹲到一個不太低的高度時,就覺得髖關節卡住,蹲不下去。但在教練引導下,雙手扶著蹲舉架,就能順利蹲下去。

從這個例子可以判斷這個人的關節周圍的活動度有問題,但這是真的控制力有問題,還是他的身體暫時被某種機制「限制」住了?

與髖關節活動度息息相關的是腰椎的穩定性,腰椎穩定性若夠,髖關節周邊的肌肉就不受限制,關節的活動度就會被釋放。這也就是為什麼扶著蹲舉架就能順利蹲下去。(扶著蹲舉架軀幹就穩定了)

由此可知,中老年人出現的身體僵硬現象,並非只是因為缺乏柔軟度而已。關節的活動度與身體的穩定性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所以只做伸展來提高柔軟度並非解決問題之道。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你穿什麼尺寸?

Which size do you wear? (你穿什麼尺寸的?)

這句話是否正確?

單就文法來看,這句沒有錯誤,

但是 which 疑問句必須有個範圍;也就是說有幾個選項,然後從這些選項選出一個。

所以,「你穿什麼尺寸的?」應該是 "What size do you wear?"

但如果原句子改成 "Which size do you wear? Small, medium, or large?" ,

問的人提出三個選項,這樣就可以用 which。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不只是訓練肌肉

紫色的部分是運動神經元,綠色部分是新長出的神經元

運動對身體有好處,這無庸置疑,它可以增強肌肉、骨骼、血管與免疫系統。現在MIT(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運動還可以幫助神經元生長。

運動時肌肉收縮,會釋放「肌肉細胞激素」(myokines),它是一種生化信號,可以促使神經元生表速度提升4倍。

該研究認為這個發現有助於治療神經損傷或神經退化疾病,以恢復病患的運動能力。

這並不表示,如果你沒有神經受損或神經退化的疾病,運動對你的運動神經元不會有幫助。你的神經元還是會因為運動而增長、活化。

當我們訓練時,運動神經元會隨著訓練時間增加而提高,這不僅提高肌肉的力量,還會改善肌肉的反應速度和精準度。

運動會提高神經元與肌肉間的溝通效率,讓肌肉群的協調更好,更能完成複雜的動作。

另外,運動訓練也會加強感覺神經的敏感度,讓肌肉與神經系統在動作中更協調。

--------------

你覺得肌力增強等同於肌肥大(肌肉增長)嗎?

肌力增強不代表肌肥大。

隨著訓練時間拉長,我們的肌肉能推/拉/踢的重量會慢慢增加,但肌肥大現象卻不見得會一直有。這也跟運動神經元有關。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這是我上週日腿推機推舉的重量(併腿,左右各6片槓片),記得今年七月我剛加入目前的健身房時,這一台我併腿推的重量是左右各4片槓片,但這段時間我的體重/體脂/肌肉量並沒有明顯增減。當然我並沒有增肌計劃,我的飲食與生活變化不大,然而肌力卻提升了。


總之,給你的肌肉一點壓力,它會向上適應的。

並不是所有的身體素質都會在成年後繼續向上適應,比如身高就不會,但是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卻可以在適當的「壓力刺激」下,逐漸向上適應,而且進步空間很大。

過去大家認為人體的最佳狀態就是無傷無病無痛的狀態,因為過去認為在無病無痛狀之上沒有再提升的空間,所以只能做些養生或舒適的活動。但人體的最佳狀態遠高於此;我們的肌肉、骨質與神經系統都可以持續提升。

肌肉、骨質與神經系統提升有啥好處?可以提高生活品質,尤其在我們步入中老年階段。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趁早


關於目標設定,這一則笑話會讓人會心一笑。

有一個人開車在愛爾蘭郊區,他迷路了,搞不清楚蜿蜒複雜的鄉間小路通往何處。

他把車停下來,問了路人一個簡單的問題:

「不好意思,請問你會怎麼去都柏林呢?」

那個路人回答:

「呃,我不會從這裡開始。」


愛爾蘭人對語言的熱愛,會令你印象深刻。「呃,我不會從這裡開始。」這句話富有哲理、趣味,也非常真實。

我聽到多數人的目標時,常常會覺得自己就跟那個路人一樣,我常常想,你為什麼會從這裡開始呢?

Arthur de Vany

亞瑟.德.瓦尼 (Arthur de Vany 美國經濟學家及 paleo diet 飲食運動的推動者) 對該如何減肥這個問題著名的回答是,「一開始就不應該變胖」(don't get fat in the first place),這點完全正確,雖然有那麼一點殘忍,不過我們都知道,真相總是傷人。

以目標設定而言,12 歲時擬定目標來準備考進法學院或醫學院相當容易,畢竟你會有很多機會和動力;但如果你 30 歲才就讀法學院夜間部,同時有全職工作,還要顧家,那就會非常困難了。

我不是說你達不到目標,我自己也不喜歡這樣說,但是,我不會從這裡開始。

減肥也一樣,現在試著減50磅,比幾年後必須減60磅更容易,這點我們都知道。


以上節錄自 Dan John (美國著名肌力與體能教練)的散文集 Attempts(中文書名:健身也健心)。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痛苦上癮

昨天晚上散步時聽了這個 Podcast 訪談,受訪者講話速度很快,所以我常常分心。不過訪問進行到一半時,我突然很有興趣聽了起來,以至於沒有錯過來賓講的一個笑話,它讓我不禁笑了出來。

節目中,主持人問來賓:

「對於同樣一件未知的事情,為什麼有人感到興奮期待,有人卻感覺恐慌悲觀?」

受訪者認為這跟看事情的角度有關,因為家庭社會的因素,我們從小就被形塑成習慣以某種角度看事情(樂觀 vs. 悲觀,就像水是半滿還是半空一樣)而不自知,長期下來就變成我們的個性。

主持人說這令他想到馬克吐溫說過的:

"I've had a lot of worries in my life, most of which never happened."

(我一生中有過好多憂慮,其中大部分都沒發生過)

這話不是很讓人寬慰嗎?

來賓同意並講了一則笑話來回應...

A guy's hitting his head against the wall and his buddy walks around the corner and sees him.

Ans he's like,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 He's like, I'm hitting my head against the wall. And the buddy says, well, I can see that, but why are you doing that?

He says, I feel so good when I stop.

這笑話要用英文講比較好笑,但我還是大概敍述一下:

有個傢伙一直用頭撞牆,他的麻吉剛好經過,看到了,問他:

「你在幹嘛?」

「我在用頭撞牆啊!」

「我看得出來呀,只是...你幹嘛這樣?」

「因為當我停下來時,我感覺超好的!」


你有 get 到這笑話了嗎?

如果你習慣悲觀看事(對痛苦上癮),想想這則笑話。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期待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 you soon."(我期待很快再來探訪你)這句正確嗎?

這句是錯的,look forward to 是期待的意思,當中的 to 是 介系詞,不是 不定詞
不定詞是一種動狀詞,不定詞的基本用法是 to + V,白話講就是 to 後面接原形動詞,
比如 I plan to travel next month. I would like to drink a cup of coffee.

但 look forward to 的 to 卻是介系詞,不是不定詞。
常見的介系詞有 by, at, from, on, with....
介系詞會放在名詞/代名詞的前面,用來表示該名詞與句子裡其它字的關係,這種關係通常跟位置、方向、時間有關。比如 at the desk 、in the box、in the morning、at the end of this week...

所以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原形動詞)you soon. 可以這樣寫...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visiting you soon. (visiting 是動名詞,動詞字尾加 ing)
或改用別的動詞,如 I hope/expect to visit you soon.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好消息


你覺得 I have a good news. 這句子正確嗎?

news 是不可數名詞,它看起來聽起來都像複數,因為字尾是 s,但它其實是單數,要用單數動詞。

所以上面的句子不對,

I have good news.(我有好消息)

I have a good piece of news. 或 a piece oof good news(我有一則好消息)

I have some good news.(我有一些好消息)

I have a lot of good news.(我有好多好消息)用 many good news是錯的。

The news is good. (The news are good.是錯的)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怕冷

 

一般來講,女人比男人怕冷,這我同意。

冬天寒流來時我的手腳通常是冷的,我一直以為是我體脂肪較低的關係(因為在聊天時,常會有人自嘲說脂肪多所以不怕冷)。看了這篇文章才知道為什麼女人就是比較怕冷。

先來看男、女生之間的生物學差異-

在體重相同的情況下,女生的肌肉量往往比男生少,而肌肉會產熱。再來是女生皮膚與肌肉之間的脂肪也比較多,因此皮膚感覺較冷(因為距離血管較遠)。

另外,女生的新陳代謝率往往比男生低,在寒冷的環境下產熱的能力會比男生差,所以會比較容易覺得冷。

再來看男、女生之間荷爾蒙的差異-

女生體內大量的雌激素與黃體酮激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核心溫度與皮膚溫度。

雌激素可以擴張四肢血管,所以會有比較多的熱量擴散到周圍空氣;黃體酮會導致血管收縮,這意味著流向某些區域(末稍血管)的血液會減少以保持內臟溫暖,這種荷爾蒙波動會隨月經週期而變化。這會讓女性的手、腳、耳朵比男性低約攝氏3度左右。但核心溫度卻是比男性高,尤其排卵後一週核心溫度最高。

跟其他女生比起來,我現在比較不怕冷;但當年還沒做重訓時我是比一般女生怕冷。我想應該是做重訓後肌肉增加了的關係吧!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鳥有奶嗎?

什麼鳥會產乳?

1. 鴿子-鴿子產的奶叫嗉囊乳,由位在食道底部的嗉囊所分泌,鴿乳富含蛋白質。

2. 大隻紅鶴(佛朗明哥)-紅鶴產的乳脂肪含量比蛋白質多,而且不只由食道分泌,而是遍佈整個消化道。

3. 國王企鵝-在冬天,母企鵝會出海覓食,公企鵝會擔起孵蛋的重擔(維期兩個月),如果母企鵝在企鵝寶寶出來了還沒回來,公企鵝會泌乳餵食寶寶。乳汁是由食道所分泌。(企鵝乳的脂肪與蛋白質含量高於牛與人類。)

2024年12月4日 星期三

站得住腳

什麼是 hold water? 

可不是抓得住水喔! hold water 是站得住腳、說得通、有道理、屬實的意思。

所以 not hold water 就是有漏洞、站不住腳、沒道理的意思。

hold water這個俚語源自十七世紀,用來形容一個容器裝了水後不會漏。

後來引申形容事物屬實、可靠、站得住腳。

例句,

Your story just doesn't hold water.

(你的說詞就是說不通)

That old claim has been debunked so many times so that it just does not hold water any more.

(那個舊聲稱/舊主張已多次被打臉,所以現在根本站不住腳)

The police's theory will not hold water. The suspect has an ironclad alibi.

(嫌犯有確定的不在場鐵證,所以警方的推論無法成立)

If these arguments hold water, then we may have to rethink our policy.

(如果這些爭議屬實,那我們得重新思考我們的政策了)


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

千杯不醉

東方胡蜂(oriental hornet)可能是目前為止被證實對酒精免疫的唯一生物。

今年十月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實驗中,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連續一週向東方胡蜂注入大量酒精(這種蜂的壽命只有三個月,一週對牠們來講是很漫長的時間)卻發現...什麼都沒發生。有注射跟沒注射酒精的蜂的表現沒有差別,沒有酒精中毒現象。

研究人員也餵了類似的東西給蜜蜂,蜜蜂變得酒醉,有許多蜜蜂在同一天死掉。

東方胡蜂對酒精免疫的超能力,可從牠們的基因中找到解釋。牠們具有許多乙醇脫氫酶基因,這些乙醇脫氫酶會產生分解酒精的酵素。研究人員推測這是演化的結果,這種蜂已經進化到以酒精做為能量來源;一克酒精含有7卡路里,一克糖含有4卡路里,相較之下,酒精是更有效的食物熱量來源。而到目前為止,東方胡蜂是自然界中唯一適應以酒精作為代謝燃料的動物。

這項發現對人類有什麼用處?

研究人員表示東方胡蜂可能可以用來開發研究酗酒與酒精代謝的新模型以造福人類。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旗鼓相當


什麼是neck and neck?

The two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neck and neck in developing a new operating system for our computers.(這兩家科技公司在研發電腦的新操作系統上不相上下/旗鼓相當)

Both of the runners were neck and neck so it's difficult to decide the winner.(兩位選手跑得幾乎一樣快,很難判定誰輸誰贏)

由例句可看出 neck and neck 是不相上下、旗鼓相當的意思,常用在形容比賽,包括選舉。

neck and neck 的源起是1800年代早期的賽馬,有一說是當兩隻賽馬幾乎同時扺達終點,裁判會以脖子先碰到終點線的那隻馬贏;另一說則是旗鼓相當的兩隻馬前後差就在一根脖子的距離而已。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神經醯胺part 2 - 怎麼代謝它?

上一篇講了皮膚裡的神經醯胺對皮膚的益處以及肌肉內過多神經醯胺對我們的損害,這一篇來說說怎麼讓肌肉的神經醯胺正常代謝而不累積。

上面這一張圖直接畫出了重點。

圖中中間及右邊顯示 肌肉內累積過高的神經醯胺會造成胰島素阻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疾病、降低貝它細胞分泌(貝它細胞的功能是會分泌可以降低血糖濃度的胰島素)、造成粥狀動脈硬化。

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來減少肌肉神經醯胺累積呢?

圖的左側直接畫出答案-就是規律/定期運動。

要注意的事是規律運動而不是一次性激烈運動,單一次的激烈運動(signle bout of exercise)反而會促進神經醯胺累積(如下圖所示)


其實不只規律運動,飲食調整(多攝取抗氧化食物、減少加工食品及精製糖、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與改善生活方式(充足睡眠、減少慢性壓力、維持健康體重、戒煙、限制酒精攝取)都有助肌肉代謝神經醯胺。但是規律運動對神經醯胺的累積與代謝 影響最大(這是有臨床實驗證實的,研究文章連結在此)。


神經醯胺 兩面刃?


大部份女生應該都知道神經醯胺這個近年很紅的保養品成份;神經醯胺(ceramide, 又稱賽洛美)是存在肌膚角質層中的一種天然脂質,其有屏障肌膚表皮及幫忙鎖住肌膚水份的功能。號稱神經酰胺能抗老化的保養品品牌都會講隨著年齡漸大,皮膚中神經醯胺會越來越少,所以使用含有神經醯胺的保養品可以幫助皮膚補水、保水、及修復。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文章標題直接挑明-神經醯胺使皮膚恢復活力,卻會使肌肉老化。這標題很吸引我眼球。看了文章後才知道神經醯胺不只有在皮膚表層,它也存在肌肉裡,而且在肌肉裡的神經醯胺與在皮膚中的是表現是不同的

1. 皮膚中的神經醯胺會隨年齡增大而下降,可能的後果包括:

  • 皮膚屏障功能減弱
  • 天然保濕因子產生會減少(皮膚乾燥、缺少彈性)
  • 皮膚細胞代謝能力下降(皮膚加速老化)

2. 肌肉中的神經醯胺會隨年齡增加而變多(累積),可能的後果包括:

  • 會干擾胰島素信號傳遞(可能會造成胰島阻抗)
  • 影響肌膚蛋白質的合成與分解
  • 可能導致與年齡相關的肌肉功能障礙,甚至肌肉萎縮

所以,如文章副標題所寫的-只要不吃(含神經醯胺的)乳霜,使用乳霜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