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The giver

the giver.jpg
這是一本童書。沒錯,是童書。如果說是青少年讀物還說得過去,因為我懷疑兒童能否理解這本書要傳達的概念。不過或許人家西方兒童比較早熟也說不定。


故事是在講一個鳥托邦社會中人們不需煩惱學業、工作、愛情及家庭等,因為一切都有”系統"幫你選好了,包括你的配偶、小孩及職業。小孩在12歲以前,每年要學的東西不同,要做的社區服務也不同,在學校上課及社區服務當中會有觀察員觀察小孩子們的性向,以做為他們將來職業的依據。而在12歲會有一個成年禮,所有的12歲孩子會被唱名上台並賦與他將來的職業。而從12歲開始,孩子們就要開始接受他們的職前訓練。這是個看起似乎完美的社會,它井然有序,人民各司其長,老者也受到年輕人妥善的照顧。就像是我們以前所讀的禮運大同篇。


書中小主人翁Jonas在成年禮上被選為The receiver,這個職位不是每年都選,因為Receiver只有一位,Receiver一當就是當到老,Receiver的養成比較困難也耗時較久。那麼receiver要做什麼呢?他必需承受/接收會全部人的記憶及情緒。因為人們選擇不要這些記憶,縱使當中有美好的記憶,但也有痛苦,於是人們選擇不要有記憶,不要有情緒/感受,因為這樣一來,任何事都是predictable,這也代表了safe。而這些記憶及感受的傳授是由上一任的Receiver來做,書名The giver也就是指這個上一任Receiver。那即然人們決定不要有記憶/感情,那他們要Receiver做什麼呢?有時人們遇到新狀況是以前沒遇過的,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時他們就會去問Receiver,因為Receiver是全社區最有智慧的,他承接所有自古以來的經驗。但大部份的時候他們是不需要Receiver的,因此Receiver常常是高處不勝寒。


Jonas一開始從The giver那兒接收到的是美好的記憶/感受,這令他很開心,但他卻沒有人可以分享,因為沒有人懂,他們已經自動放棄那些感受了。漸漸地他發現他開始質疑起他原本視為理當然的事,並認清原來以為的美好社會後面的無情與殘酷,他和The giver都認為應該把記憶還給人們,於是Jonas決定逃亡,因為唯有這樣記憶才會回到人們身上。


這是本以意喻(metaphor)型式寫的嚴肅小說,可以說是深入淺出,深入的是它的主題,淺出的是它的型式。想想如果你是Jonas你會怎麼做?是像The giver一樣概括承受?還是像訓練才五週就放棄的前一任Receiver -- Rosemasy一樣選擇被Release?還是像我們的Jonas,逃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