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再出發

三年,已經三年沒潛水了。今年我有點期待,大概是被練跑馬拉松時總是滿身大汗折磨夠了,此刻非常想跳入另一個極端-水中。

昨天在整理行李時把防寒衣放入行李箱後,看著空空的行李箱覺得好奇怪,以往行李箱大概有七八分滿,今年怎麼只有三四分滿,我心想,難道少帶防滑鞋可以差這麼多?(前幾天教練說要試試不需穿防滑鞋的蛙鞋,要我不用帶防滑鞋)今天教練又Line說還是帶防滑鞋好了,兩種蛙鞋都帶,以免新款的磨腳不適應。剛剛拿出封塵已久的防滑鞋時才發現,有好多東西都沒帶,最重要的面鏡,呼吸管還有保護我頭部溫暖的防寒帽都沒帶!天啊,怎麼可能把它們忘掉,是太久沒潛還是老了呀!八成是今年行前沒有實地做中性浮力訓練,所以我壓根忘了這幾樣寶。老實說,到現在我都還很訝異怎麼可能忘記這種事,起碼我也是潛了十年有了啊!

看來,神經大條的我這次在海裡得跟緊教練一點。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Working Stiff (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

一向都喜歡閱讀科普書籍,尤其有關醫學或人體的。比較不同一點的是本書講的是人死後可能與醫(科)學有關係的領域,那就是法醫的工作內容。

作者Judy Melinek是名法醫(其實作者是她和她先生T.J. Mitchell,只是書是以Judy為第一人稱所寫),Judy原本並不是法醫而是準外科醫生,但在接受日夜輪班,生病還不能請假的住院醫師訓練時有感這不是她要的生活轉而成為一名紐約NYC的法醫,法醫通常不需要值班或熬夜加班,畢竟死人是可以等的嘛!

這本書的內容有點類似影集CSI犯罪現場,但沒那麼誇張有戲劇性,由於是真實的事件陳述所以步調不像影集那麼快,也不是電視演的幾乎所有案件都是謀殺案。法醫的工作就是幫屍體說話,要判定是自然死亡、意外、他殺、或自殺,必要時還得上法庭作證或親臨案發現場。作者清楚地描述法醫的解剖方式、屍體因不同原因或病因死亡器官會有什麼特徵、屍體經過多久時間會腐爛(或分解)到什麼程度,有時光是法醫所搜集的證據還是無法確定死因,還需要警察調查、毒物檢測、病歷報告等才能正確判定死因,但仍有一些案子或許法醫有認為比較可能的原因,但如果證據不夠確鑿仍不能就此寫下死因。就像葬禮並不是為了死者而辦,而是為了生者,驗屍也是如此,因此法醫的公正性非常重要。

書的約後三分之一則寫到911事件,由於恐怖事件是發生在紐約,作者成為支援的法醫之一,當攻擊事情發生後沒多久他們已經在醫院外面搭起棚子做好準備迎接傷患及死者,沒想到等了好幾個小時仍然沒有救護車來到,等到終於有車子來時竟然不是救護車而是像DHL那種有冷藏功能的大貨車,原來這些人都已經死了,而且死無全屍,由於屍塊數量太多,只能用貨車運送。靠著斷臂殘肢作者及其它參與協助的工作人員必須快速判定死者身份讓家屬指認。作者對911當時的傷亡描述真的有讓我吃驚,也很催淚。

這本書有中文版,臉譜出版,中文書名叫『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推薦給對這類內容有興趣的人,看中文版就好,原文版我看得很累(因為電子書在特價不到3美金我才買的),因為有太多醫學名詞,要一直查字典。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Gallery TOTO

這次去芝加哥是在日本成田機場第二航廈轉機,由於時間非常充裕,我就在航廈內慢慢逛,在寬廣的連通走道中間看到一個很特別的空間,旁邊有標示Gallery TOTO,我想應該是TOTO 在航廈舉辦的展覽(因為gallery不就是畫廊, 藝廊的意思嗎?),後來我走累了就在這個Gallery TOTO 的門口找個由九塊方形榻榻米組成的低矮大平台坐下(如左圖中間那塊大榻榻米),開始觀察這個Gallery

從門口走進去看是這樣子

它的外牆有動態式的人體影像(以模糊輪廓顯現),有的像在跳舞,有的像剛坐完馬桶站起來,我想‘這不會真的是廁所吧?’,‘這些影像不會是在上廁所的人的吧?’,由於來往的人很少,我繼續觀察,終於看到一位櫃姐走進去,不多久她又走出來,我幾乎肯定它真的是廁所,於是我鼓起勇氣走了進去(真是鼓起勇氣,因為怕它限定只有機場工作人員才能進去),走進去…也不像廁所(左圖就是走進去的樣子),裡面是一間一間隔開來,封閉式的,試著打開其中一間(那時還不會看裡面是否有人),咦,打不開,換一間就打開了,結果…真的是廁所,而且是超級棒的廁所,真是讓我開了眼界!


原來這是TOTO株式會社與成田機場株式會社聯名合作,概念是在「將日本廁所文化以技術傳達給海外來的訪客,進而傳達給全世界」。

因為它是在今年才設立的,所以裡面的設備都是TOTO最新的智慧型產品。在這裡上廁所完全沒有壓力,你可以慢慢來,因為這裡人很少,沒人會敲你門,於是我就在裡面慢慢洗臉上保濕霜(接下來要坐11小時的飛機,所以先梳洗一下),裡面非常乾淨,完全無異味。

再說一次,Gallery TOTO真是讓我開了眼界。

其中一間內部裝設

平面配置圖, 共有十間, 有分男女及哺乳室, 男士用的也有馬桶座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好睡

左圖這是我從Train Magazine(訓練雜誌)train for her(此雜誌分為男女2部份,以中間做分界,男生版從封面開始,女生版從封底開始)裡看到的一篇小文章(我甚至不知道它稱不稱得上一篇文章,由主圖可以看到它真是很小篇),講的是怎麼樣好睡。

相信你一定在網路上看過許多類似文章,但如果這篇也是一樣的內容,我就不會在這裡提出來,你也就不必浪費時間看下去了。

文章提到5點建議,依序是
1. 找出(培養)有效固定的睡眠模式
2. 腳要保暖(當然手也要暖)
3. 固定運動(不見得要強度很強)
4. 營造舒適氣氛(性生活會讓你睡得更好)
5. Carb Up,多攝取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升指數的糖碳水化合物

我要講的是最後一點。

這幾年我們一直被教育不要吃高升糖指數(high GI)食物,它被認定是肥胖的元兇(肥胖又會引起許多慢性病)。看到這篇文章的第5點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我就去找了它提到的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這篇研究文獻。

此項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數對一般(健康的)人(非糖尿患或肥胖者)入睡程度的影響。細節如過程、用餐內容、實驗對象、時間與數據等不在此提,文章有點長,有興趣請點這兒

用餐時間與用餐內容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太接近上床時間吃東西並不利入睡,而吃了什麼則是藉由色胺酸來影響睡眠。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減緩神經活動,使人放鬆,引發睡意。而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能藉由胰島素提高Trp/LNAAs(也就是色胺酸/大型中性胺基酸)的比率。

此研究假設1)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比低碳水化合物更能提高睡眠品質結果,2)睡前4小時進食比睡前1小時進食更有助睡眠品質。

研究結果顯示睡前4小時食用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比同樣時段進食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入睡所需時間縮短了48.6%(也就是吃高GI比較快入睡的意思);而睡前4小時食用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比睡前1小時食用高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入睡時間縮短了38.3%(也就是睡前4小時比1小時吃更好入睡)。

或許你會想,那我吃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就好啦,不一定要吃什麼高GI食物吧!因為此研究主要在探討碳水化合物對睡眠的影響,所以我無法回答吃富含色胺酸食物是否更好,但研究會探討碳水化合物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可以較快引發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又會協助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進而幫助睡眠。

如果你有入睡困難的問題,或許可以參考這個研究。但,任何事都不該過度(量),可別因此卯下去吃GI碳水化合物啊!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意外收獲

由360 Chicago往下拍
 這次十月中的芝加哥行主要目的是跑馬拉松,預計賽事當天鐵定跑完無法再逛,賽前一天聽說需要休息,而賽後一天可能想走也走不遠,算一算真正能到處走走的時間並不多,因此行前並沒有準備很多行程,在參考了一些網友的推薦景點後我只計劃去其中34個,事實上呢,路我是走了很多,街景、建築物看了很多,但熱門景點我只去了兩個,千禧公園與John Hancock Center,千禧公園主要是看公共藝術裝置Cloud Gate,但週圍有許多可以看(如白金漢噴泉,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而John Hancock Center(又稱360 Chicago)則是棟可以360環視芝加哥的高樓,這棟大樓位於有名的華麗一英哩(Magnificent Mile),而華麗一英哩也算是熱門景點,所以說起來我不只去了2個景點。由於照片拍得少,再加上許多網友介紹得很仔細,所以我就不多講這些熱門景點了。







Cloud Gate(又叫the bean), 很有創意的藝術裝置
the Picasso
意外景點才是我要講的,是我馬拉松賽後一天(也是停留的最後一天)意外遇到的點,那天進到巿區才發現有遊行,是第63Columbus Day Parade,附近交通受阻,所以打亂了我的計畫,既來之則安之,我也就跟著站在路邊欣賞遊行,後來跑去位於Magnificent Mile上的Under Armour旗艦店(有朋友託買東西),沒多久賽後的疲憊瀰漫全身,於是我回到the Loop,打算搭捷運回旅社,卻看到它-Daley Plaza,先吸引我注意的是“The Picasso”(一座抽象雕像),是畢卡索的作品,於1967設立在Daley Plaza,在6當時大部份的公共藝術雕像都是比較具體的物體或是歷史人物,這個抽象雕像在當時引起了許多人討論,日後也成為芝加哥很重要的地標,它是畢卡索送給芝加哥的禮物,連畢卡索也沒有解釋它代表什麼(正面看像猴子,側面像女孩)。這雕像的材質很特殊,和雕像背後的大樓Richard J. Daley Center的外層一樣是用耐候鋼(Corrosive Tensil Steel)作成,它會隨著長時間日曬雨淋在鋼材表面形成厚厚的紅鏽以保護物體,於是長時間下來大樓與雕像就呈現出紅棕色,非常特別。


遠拍藍色噴泉

近拍藍色噴泉
接著我又看到廣場的另一邊有個噴泉,奇怪的是噴泉怎麼是藍色的,為證實是不是我眼花就走進看,還真的是藍色的,第一次看到不是透過燈光的有色噴泉,原來這個噴泉會在不同時間染成不同顏色,當然是有目的,比如染成紅色是為了支持芝加哥黑鷹曲棍球隊(BlackHawks),綠色是因為聖派屈克節(St. Patrick’s Day),橘色是慶祝秋天來了,至於藍色是代表什麼呢?我也不知道(希望知道的人能告訴我)。

<補充>感謝網友Shaun提供資訊,藍色代表芝加哥小熊隊。

Eternal flame遠拍
Eternal flame近拍

就在我隨意走走時又看到廣場角落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它是一個約3x3公尺的矮欄圍成的方形,走近看有很多鴿子停在附近(橺杆裡外都有),欄杆正中央有一盞小小的明火,不少鴿子在明火週圍閉目養神,這景象讓人以這明火是為鴿子設的,作保暖用。其實不是喔,這明火是為紀念一次、二次大戰中為(美)國捐軀的人而設的永不滅的火(Eternal Flame)

蝙蝠俠 黑暗騎士之一幕

這廣場及其背後這棟建築,曾在一些電影中出現,較知名的有“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男主角Bruce Wayne的企業總部就是在大樓內拍的,另外,由基努李維與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跳越時空的情書”(the Lake House)也有在這拍攝,是基努李維被車撞的那個場景。
穿越時空的情書之一幕

這裡是我對此次芝加哥之旅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也是一般比較少看到人家介紹可以一遊的地方。如果你不喜歡在知名景點排隊等候/拍照,或是有多出時間,不妨來這兒看看,挺有意思的。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我的初馬

終於,我完成了我的初馬。

本篇只是一個簡單紀錄(記錄一個個人人生事件),所以不會有詳盡的路跑過程,如果你想要知道芝加哥馬拉松詳細點的描述,建議你上網google

前往寄物處的路上, 天尚未亮
比賽當天是早上5:30開始開放包包寄放,7:30選手等候區的入口會關起來,也就是必需7:30以前進入選手等候區。由於沒參加過這麼大型的賽事,再加上我住的地方是沒辦法用走的到會場,需要搭捷運,所以我選擇6點出門搭車,差不多6:30我已經完成寄物,接著是和大家一樣排長隊等上廁所(流動廁所),當時氣溫約10度初頭,非常冷,主辦單位有通知選手說當天氣溫會從10幾度到20幾度C,所以我決定穿最薄的排汗衫外面套上2件薄的防風衣,打算路上如果熱了再脫掉外套,但因為我的組別是約8:30才起跑,等於是我在冷風中站了差不多2小時,差不多快失溫了。現場有提供大垃圾袋,但我穿2件薄防風運動外套一樣發抖,再套個垃圾袋應該不會好到哪吧!

起跑前選手等候區(舉起雙手隨便拍), 看起來不冷, 但其實非常冷
大家在起跑區等候時負責暖場的人一直透過廣播講些激勵的話引起選手歡呼,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問‘你們有誰今天是跑初馬的?’,很多人高舉雙手歡呼(包括我),接著他講‘太棒了,你們等待兒會絕對會腳起水泡的!’,大家又是大笑又是歡呼。但如我講的實在等太久了,到後來選手的回應越來越少。我則已經腳趾發麻,身體不自主發抖,所以終於起跑時我眼淚快流出來,有種‘啊,人生真美好!’的感覺,並認為可以一路跑到底(就是不想再被冷到,所以想要一直跑一直跑以產生熱能)。

路線前3哩大部份是在「the Loop」區,兩旁建築物以高樓為主,非常漂亮,加油的民眾非常多。出了「the Loop」區我就不是很清楚跑到哪兒了,反正是跟著跑,只覺得街景一直變。一路上加油的民眾有的拿著一種聽起來像我們小時候養牛人家在牛脖子掛的鈴一直搖一直搖,有的拿著紙板上面寫各種不同的加油的話,比如,‘來碰這裡可以得到力量’,‘總有一天你會跑不動,但絕對不是今天’,‘加油,啤酒在終點等著呢!’(跑完有免費312啤酒可以喝),我印象最深的是跑到拉丁社區時選手已經散得很開,有個女生的板子是寫‘Remember, you paid for it.’她看著我,我看著她,我們倆個哈哈大笑,我覺得這可以有兩層意思,一是‘別忘了,你可是付了錢來跑的喔!’二是‘要記得,這可是你自找的蛤!’。除了加油民眾外,偶而也有表演,如打鼓、DJ放音樂、耍長槍、舞獅等。


已經後半了, 又要進入the Loop了
最後我是以04:54:48完賽,跑到半馬時是02:26:20,可見後半段速度沒有落後很多,我謹守許多網路上的忠告,一開始你很容易會跑得太快,但千萬千萬不要被周圍氣氛影響而跟著大家一起快,要維持住你平常的配速,於是一開始我一直注意我的GPS錶,小於6分速我就會慢下來,大於6分半我就會加速,所以剩最後一哩時我還有力氣加速,我把音樂調到我的終點曲,它的節奏會讓我的步頻加快許多,靠著它,我拼過了不少人,雖然很喘,但很爽。
跑完來杯啤酒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出發

要出發了,今年夏天所吃的苦全是為了它。若不是因為這個被列為前五大(還是前七大?)的金標馬拉松,我不會想跑全馬。

馬拉松賽事依國際田聯路跑標記賽 (IAAF Road Race Label Events) 的一個審核標準分為金,銀,銅三種等級,每年各賽事的主辦單位必須送件至國際田聯 (IAAF) 審理決定。國內目前只有萬金石馬拉松獲得銅標認證。

你說,是不是該去體會體會金標馬拉松?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活在當下

是否對相片中這位銀髮男子眼熟? 我偶而會在電影中看到他,但不知道他是誰, 現在我知道了。

2014FFKBFilm Festival Kitzbuehel影展最佳紀錄片Homme Less主角就是他,紀錄他如何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過著如流浪漢般沒有家的日子長達6年。
(FFKB是個很年輕的影展,2013才成立,旨在鼓勵並提供有創意、肯嘗新的電影工作者一個被世界看見的舞台)

他叫Mark Reay,曾是是專職model(專為Gianni Versace, Franco Moschino, Missioni走時裝秀),後來跨界演員及時裝秀攝影師。20多歲時他把走秀所賺的錢拿去旅行(年薪約10000美金,其實真的不多),後來他回到美國,時而當Model、時而兼職演戲,也做過一陣辦公室文書的工作,但覺得辦公室工作實在無聊得要死,於是他又跑去歐洲。90年代末期他回到紐約,還是一樣做著走秀演戲等不穩定的工作,住的是月租175 美金的單人房,後來那房子被重劃,他拿到了3萬美金的補償金,拿著3萬美金他跑去里約熱內盧渡假並學習攝影。2008年他回到紐約,為雜誌的時裝秀掌鏡,薪水時好時壞,所以也沒什麼存款,但他仍然能在那年夏天去南法,原本是想替有錢人拍照,可惜沒什麼機會,幾週後他又回到紐約,由於付不起曼哈頓的高租金,他去住布魯克林區的青年旅社,一個晚上30塊美金,卻在2天後因為被床蟲咬而離開,他不知道可以去哪,也不想去找朋友(怕汙染朋友的家裡),後來想到他有他朋友住處公寓大門的鑰匙,於是當晚他就睡在那棟公寓的樓頂,那裡有一個8x3呎半,欄杆圍起來的天井(點選這裡看實況),他就睡在那個天井裡(如圖2)。當時他沒想過他一待就是6年,而且還沒讓人知道,他還必須小心避免碰到他朋友及住在那棟公寓的人,他隨時把手機拿在手上,為的是被人撞見時可以假裝在打電話。

他就這樣過著雙面生活,白天攝影(或拍戲),晚上在星巴克用筆電處理相片後上傳到位於倫敦的雜誌社,夜晚則睡在僅有防水棚的天井裡。至於你想得到的生活瑣碎卻必須的事,如刷牙洗臉等盥洗事,就是在住處附近的公共廁所完成,洗澡則是在YMCA健身房,內衣褲也是在健身房洗及脫水(每個月90美金會費)。他也曾經為這樣的狀況生氣、不平過,後來學會接受,告訴自己會這樣他自己要負責。

2010年他遇到以前一起走秀後來轉行拍電影的澳洲朋友Thomas Wirthensohn,當時Thomas Wirthensohn正為一部紀錄片尋找題材,Mark把自己的故事告訴了Thomas,於是他們合作,歷時3年完成了這部Homme LessHomme法文是男子的意思,剛好音同  home,所以Homme Less唸起來同homeless。 

現在Mark Reay 已經不再住那個屋頂了(這片子一旦發佈,他就不可能再住那兒),現在他有時回紐澤西老媽家住,有時則當個沙潑衝浪客,工作還是一樣,模特兒、演員、攝影師。他覺得能透過這部爇術型電影告訴大家他的故事他很驕傲,這部電影讓他對未來更有希望。

剛開始我很訝異他過的是這樣的生活,但話說回來,你能說他不是活在當下,能說他活得不精彩嗎?
(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找相關影片,輸入關鍵字Homme Less即可)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逆齡?答案在年輕的血液中


通常我聽TED talk都是有一搭沒一搭,一邊做家事一邊聽,大部份時候並沒有認真聽,但有時聽到有意思的會認真坐在電腦前聽/看,這是近期少數我認真坐下來觀賞並重覆聽的演講(有英文字幕可以選擇顯示),而且我還認真地看了網友的回應。

逆齡有沒有可能?這個演講告訴我們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研究主要還是在腦部的逆齡,因為很多腦部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是由於腦部老化所致。

講者的團隊所做的研究(parabiosis experiment)是以老鼠為實驗對象,將兩隻老鼠(一隻年輕的一隻老的)透過手術連體在一起(如下圖所示),
讓兩隻老鼠共用血液循環系統,然後觀察老老鼠的血液對年輕老鼠有何影響,以及年輕老鼠的血液對老老鼠又有什麼影響,科學家發現年輕鼠的血液對老老鼠的腦部產生了神經元增加,認知能力及可塑性增強等影響,也就是年輕化的意思,當然,反之則是老老鼠的血液對年輕鼠有加速老化的影響。

可惜人體試驗是否有相同結果仍不確定,但科學家抱持樂觀的態度。為此,講者所主持的研究團隊甚至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讓老老鼠走迷宮,這個迷宮是一個大圓盤,上面挖了許多洞,每個洞後面有明亮的光線照射(老鼠討厭光明),除了一個洞例外,這個例外的洞後面接著一個管子(是老鼠喜歡的陰暗環境),他們花了一陣時間訓練老老鼠如何快速找到這個黑洞,然後測試牠是否能自己找到這個黑洞,結果老老鼠根本不記得之前的訓練,還是一個一個洞去試;接著他們把年輕人的血液(血漿)注射(每三天小量注射一次)進老老鼠體內,花一樣的時間訓練老老鼠藉捷徑找黑洞,然後測試牠是否能自己快速找到黑洞,結果令科學家非常雀躍,老老鼠很快就找到黑洞了。這證明了年輕人類的血液對老鼠的確起了逆齡的作用。

這個史丹福研究團隊目前正在做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他們讓少數輕微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每週一次接受20歲年輕人的血漿一品脫,時間維持四週,讓看護人員對這些患者做些測試。如果結果是正向的,那麼可以肯定在老鼠身上所得的結果也能在人類身上得到。


如果你對這個題材有興趣,花點時間看看下面網友回應,其中一位網友提到其實血漿中真正有再生功能的是蛋白質,蛋白質藉由啟動沉睡的幹細胞產生再生功能(蛋白質也可能啟動某些賀爾蒙),至於是哪一種或哪幾種蛋白質的什麼特質有這種功能則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量多不見得好

自八月第二週開始,我每週日都花3個多小時跑30公里,結論是,多不見得是好。

以下是我在89月量的體重體脂,

日期
體重(kg)
骨骼肌重(Kg)
體脂肪重(kg)
體脂肪率(%)
基礎代謝率(Kcal)
2015/8/7
53.5
25.9
6.3
11.8
1389
2015/9/5
52.8
25.6
6.4
12.2
1371

大約是在
87後我開始我的LSD,體重是降了,但體脂是增加的,肌肉卻減少,當然水份及礦物質也減少。教練說我吃不夠,因為長跑會消耗肌肉,我部份贊同教練講的,但我認為還有一個因素造成這種結果,那就是我們的身體很會適應,它會找到最有效率(使用最少的能量)的方式運作。肌肉減少是我們最不願見到的,我早就知道常常長跑容易消耗肌肉(肌肉一減少,基礎代謝率馬上下降),但對我來講,現在是非常時期,只能靠多吃蛋白質來彌補了。

建議想減肥的人不要一直做同樣的運動,即使是同一種運動,也可以有強度的差別,多些變化(不同的運動,不同的強度),一方面增加樂趣,一方面要騙過身體,讓它不知道你下一次要出什麼招。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Meb for mortals

我買過好幾本有關跑步的書,中英文都有,這本是英文跑步書當中數一數二我看到最後一頁的,並非這本書寫得很好或其它書不好,而是這本書與其它我看過的跑步書不太一樣。

雖然Meb已經是頂尖的職業長跑者,這本書卻很平易近人,不像許多跑步書提供許多技術方面的資訊(比如不同距離的跑步計畫減重食譜營養補給品等)給讀者,這本書給的是比較基本的概念。包括對於跑步他思考的是什麼如何預防受傷受傷了如何復健如何調適心態、如何加強肌力以改進跑步姿式及跑步成果。

這本書分九個章節,每個章節中間或結尾會有個小小列表列出前文的重點,以Do & Don’t來簡述(也就是該與不該做什麼)。我不打算逐一寫出各章節重點,而是提一些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在第一章Think like Meb當中他提到成為長期成功(long-term success)的跑者取決於三個要素,好的目標,決心以及努力練習。三個要素中只有第三個是與身體有闗,他甚至認為前二個心理要素要比唯一的身體要素重要。或許你會覺得對他這種等級的運動員而言體力當然最不重要,但我覺得他講的很好,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但只要你設定了合理且明確的目標並下決心去達成,體力的部份反而真的是最不重要的。

暖身也是這本書比較不一樣的地方,Meb很強調暖身也解釋為什麼暖身重要,每次跑步前他會花一些時間(10~15)暖身,書裡提供了由Meb親自示範動作的相片讓讀者容易跟著做。伸展也是Meb很重視的,除了跑步之後,他每天會伸展很多次,書裡也提供了示範動作。

關於受傷Meb也花了不少篇幅,以他自身的經歷提供讀者如何調整身體,包括,如何在受傷而無法跑步的情況下持續鍛練身體,一方面保持身材不發胖,一方面維持體力,以免再回來跑步時又得花很多時間才能接軌。

書中Meb當然也有提供他自己的訓練計畫,這部份我通常很快翻過去(因為現在看已經太晚,我已經快要上戰場了,再者,以我的程度是沒辦法承受他那種訓練法)。我認為這些內容比較適合高程度的跑者,如已經跑過好幾個全馬仍沒重大傷疾者。


整體來講,這本書還滿實用的,適合一般人。(所以書名才要叫Meb For Motals

最後來張有關慢跑的有趣漫畫吧!

















補充:
另外補充,1. Meb覺得賽前一晚睡不著並沒有關係,不需擔心,他有時也會這樣,此時他會索性不睡了而起來吃東西及伸展,反正這些都是賽前本來要做的。2. 要仔細聆聽身體,有時候明明身體不行了卻要堅持跑完預定的哩程數,這是沒必要的,自律很好,但如果無法達到預定的哩程數也不需硬撐。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Take Me with You

喪子又離婚的August獨自開著露營車帶著兒子的骨灰準備前往黃石公園,卻在沙漠中車子故障,車子拖去給小修車廠修,修車廠老板Wes在車子修好後提議不收費,條件是August要帶他的兩個兒子(SethHenry)渡過暑假,原來Wes因為習慣性酒駕被令要入監服刑3個月,如果August拒絕,SethHenry就得由社福人員轉介至收養家庭,所以接受Wes的提議。

往黄石公園的路上,August發現Wes騙了他,Wes必須坐6個月的牢而非3個月,而且Wes有酗酒的毛病,已經因此坐過幾次牢,於是決定暑假過後的3個月仍然照顧SethHenry,但Wes申請在家坐監3個月,於是已經和2位小朋友建立感情的August只能放棄原先計劃,雖然擔心2個小朋友無法得到酗酒老爸的完整照顧,但畢竟他是外人,所以只能繼續過原先的生活。但對於與August共渡了一個暑假SethHenry而言,人生已經不同了,他們不再害怕老爸會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棄他們而去,因為他們知道有August在就有希望。August也因為SethHenry改變了人生態度。


算是好看的小說,相當感人(我承認年紀大比較容易感動),5顆星滿分的話,我會給3顆半。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Because of Mr. Terupt

最近不知怎麼著,閱讀火力悄悄上升。

這本書買了有幾個月,當初會買是看到很多人推薦,沒想到我卻只看到8%就停擺,直到昨天又開始翻開來看,(可能也是因為我最近一直看非小說的書看到有點疲乏)然後欲罷不能地把它讀完。這書,真的好看!

小說講的是一個五年級班級與導師Mr. Terupt 的故事。故事是由班上7位同學輪流從他們的觀點講故事的始末,7位同學7種家庭背景(7種個性)。由於是以小學五年級生的觀點述說故事,因此用字不會艱澀,甚至有小學生該有的純真與可愛,但不要以為這種給小孩或青少年看的書不痛不癢,這書有些地方有些沉重,但我覺得這樣安排很好,因為這就是現在孩子會遇到的。除了這點外,我也喜歡故事的舖陳,從7位同學的講述中可以感覺到有事要發生了,但想不出到底是誰要發生事情了。

書末有介紹作者的第二本書(這本是第一本,我覺得處女作就能寫出這樣作品很厲害),介紹人之一竟然是John Irving!而我現在仔細看書的封面才發現John Irving 的推薦就寫在封面上。John Irving 是我最喜歡的美國作者之一,看來,我應該會買第二本吧!


補充:John Irving(約翰 厄文)的作品幾乎國內都有翻譯本(幾乎都是圓神出版),讀他的書是一種娛樂,一種享受。我強力推薦!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Grit: How To Keep Going When You Want To Give Up

這書講的是如何在很想放棄時堅持下去,我真的很需要,尤其是每週一天的3小時以上的長跑練習。

書的章節
Chapter 1: Should you even keep going?
當你質疑是否要繼續下去時,搞清楚你是遇到困難(或停滯不前)或是你已經沒了熱情。瓶頸每個人都會遇到,堅持越久,離目標越近。如果你根本沒熱情(做起來一點都不令你開心),那就放棄吧!

Chapter 2: Routines – the key to persistence
養成習慣讓這件事就像起床刷牙一樣想都不用想,持續做它就不困難了。

Chapter 3: How to develop mental toughness
鍛練意志力,方法有靜坐,禁食,運動,挑戰你的舒適圈。(前一本書已提過)

Chapter 4: When you’re trying too hard
不要繃太緊,適度的放鬆。

Chapter 5: How you sabotage yourself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不要害怕改變,但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而受到誘惑,適時加入變化以免疲乏。有時不確定感並非壞事,試著放手與不確定感和平共處。

Chapter 6: How to develop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減少生活中混亂因子,改變從小處開始,擴展社交圈,以及練習常常帶著微笑都可以增進心靈韌性。

Chapter 7: Five techniques to be relentless
堅持下去的幾個方法:
設定賭注迫使自己往前走;想想你的願景(目標);自問如果我放棄我會快樂嗎如果我堅持下去,最糟的情況會怎樣?今天如果你的朋友要放棄,你會怎麼說?

Chapter 8: Seven common mistakes to avoid
7個常犯的錯:
目標太高;太在乎結果而忽略過程;避掉愛潑冷水的朋友;因無法忍受煎熬的過程而太快放棄(勿太匆促做重要決定);因進步太慢而放棄(有進步表示離目標又進一步);容易被過去失敗的經驗影響;容易被負面思想影響。

Chapter 9: Six experts share their top techniques to never give up
本章提出六位作者對於堅持下去的秘訣。

雖然這本書有部分與”How to build self-discipline”重疊,如果把它當成重點溫習也不錯。書裡有些觀念是許多人早就知道的,但經過作者強調,我就試著把它應用在我的跑步練習上,很高興驗證作者的方法是有效的。


作者很有心的又提供了另外2本有聲書,只要讀者搶先回覆email就能得到免費下載的密碼,所以呢我又另外得到作者的這2本有聲書(How to relaxHow to think bigger),我聽完了How to think bigger,發現有不少內容與這次看的這本Grit重疊,就當成是再次溫習囉!

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健忘還是樂觀?

今天終於又回到長跑半馬以上的里程,但過程真是痛苦,尤其後面幾公里。以前有跑伴,又有教練在前面帶隊,雖然也是累,但因為有同儕效應,很容易就撐過去了。自從教練受傷後,一切只有靠自己,單獨一人要完成耐力跑比有伴困難,但我相信過幾天我就會忘記今天的痛苦而有信心地想著下週日要再多跑4公里,真不知這是健忘還是個性樂觀。

跑步的時候難免會想東想西,今天我想的是值得完成的目標都是要付代價的,這道理我以前就懂,只是今天感觸特深。我告訴自己,跑馬這事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不要去想痛苦了,要是它不痛苦,結果就不會那麼甜美,而我大概也不會有多大興趣去做吧!(這是命賤嗎?)


對於跑馬,我不知道它是否是值得完成的目標,但它是我為自己設下2015的目標,我已厭倦老是沒有完成年度目標。健忘也好,樂觀也好,反正今年一定要達標。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海馬尾巴

一直覺得海馬是很奇妙的生物,今天湊巧看到一篇談論為何海馬的尾巴剖面是方型(大部份動物的尾巴剖面是圓的)的文章。原來方型剖面尾巴比較堅固,是圓型剖面尾巴的4倍強。


海馬的尾巴是由4L型的骨片組成,構成一個方型,這4L型骨片可以移動以承受x, y, z 三個軸向的壓力,目的是保護海馬的椎骨,不懂我在講什麼嗎?請看這篇文章裡的YouTube影片,短短1分多鐘的影片肯定讓你馬上懂。


除了奇妙外,研究材料科學的博士生(Michael Porter)認為海馬尾巴的結構是未來設計盔甲很好的參考。

How to Build Self-Discipline

最近不知怎麼地,看書速度很快。花了1, 2個小時把這本書看完(其實書才一百零幾頁)。大概是真的懶散太久了。

這本主訴如何訓練自制力的書內容有
Chapter 1: The Fundamentals of Self-Discipline
主要在講把你想要自制的事情變成你的習慣,當你習慣做那件事之後,就不需要自制力了

Chapter 2: What Is Your Why?
找出你的動機,這動機最好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當你遇到障礙或誘惑,想想你的動機。

Chapter 3: Dopamine- Your Enemy and Your Friend
善用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是你的朋友也可以是敵人。
有時候多巴胺會讓你想要得到即刻的滿足但偏偏它會阻礙你達到目標,比如某個時間點你會特別想吃不利於你減肥的零食,這時不要去想抑制它(想要抑制它就好像我跟你講不要去想粉紅色大象一樣,你一定會去想),你可以想辦法避開會讓你多巴胺升高的東西也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比如去運動,延緩滿足多巴胺的需求。

Chapter 4: 5 Practical Ways to Train Your Discipline
訓練自制力五法 - 靜坐/冥想,洗冷水澡,禁食,從簡單易行小目標開始,嘗試突破極限。

Chapter 5: Self-Discipline (or Its Lack Thereof) is Contagious
自制力是會傳染的,多花時間與有助你訓練自制力的人在一起,找個有高自制力的人當你的效法對象,不要在意潑你冷水的人說的話。

Chapter 6: 7 Traps that Challenge your Self-Discipline
遇到阻礙時多想想理想中未來的你;不要屈服於眼前的滿足;不要好高騖遠去設定根本無法達到的目標;減少下決定的機會,把火力集中在重要的決定上;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適時放鬆;不要因為已經做一半了而勉強下去,即使它不是你真正想做的。

Chapter 7: 7 Additional Tips and Tricks to Stay Disciplined
太多了,省略。


書裡面有一些是老生常談,但有些東西我覺得還滿有用的,書不厚也不貴,我會推薦,好康的是買了這一本(US$5.99)還可以免費下載作者另一本書(Grit: How to keep going when you want to give up)。亞馬遜現在有免費App可看Kindle格式的電子書,不妨試試。

正常就好

今天和朋友在通Line時聊到颱風天不能出去跑步會有焦慮感,我因為有目標要在將來不多的時間內達成,所以會因為沒練跑而焦慮,畢竟我還沒跑過42公里。雖然跑過30公里,也沒有不適,我還是認為跑馬拉松是有點傷身體的。所以我告訴朋友跑完今年這場就不再跑長距離的了,頂多就是半馬。

今年的體檢報告顯示我有竇性心摶過緩的現象,我知道這是耐力運動所造成的,很多耐力運動員都有心跳過慢的現象,我認為這沒什麼,反正又沒有任何不適,但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讓我覺得我先前的決定是對的。

這篇標題為心跳太慢其實並不好是翻譯自Science NewsA slow heartbeat in athletes is not so funny,是一年多前發表的科學文章(請點標題連結)。英文標題會有funny 出現其實是很妙的,funny 是從funny channels 來的,而位於竇房結上的funny channels 則主控著心臟跳動的速度。


昨天教練讓我量體重體脂,體重重了1.5 公斤,體脂率11.8%,這都沒有太令人意外,以一般人的標準來看,我體脂本來就過低,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骨骼肌重(也就是肌肉重),我的骨骼肌重(25.9 Kg)快要超過正常範圍(21.5~26.2)了,我不禁納悶超過會怎樣呢(從來沒聽人講肌肉過多會怎樣啊~)?畢竟現在年紀大了,還是喜歡自己的指數是在正常範圍內。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The Obstacle is You_Book 1

關於閱讀我已經懶散許久,至於多久我都不敢想了。昨天終於又上亞馬遜買了2本電子書,我的Kindle裡有一百多本,真正看完的算少數,沒想到我只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把剛買的這本書看完了。我不是要說自己看書很快,而是這種事情以前幾乎沒發生過,其實這是本小書,才150幾頁,問題是這書真的很好看嗎?我覺得除了書內容還不錯外,作者的用字遣辭及簡潔的書寫方法有把我從懶散中揺醒。

看書名應該不難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總之是自我學習/勉勵類的書籍,它的章節有
1.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2.      Live Like an Athlete and Champion Life
3.      Winner Loses More Often Than Losers
4.      Push Your Envelope
5.      Be the CEO of Your Life
6.      Adversity is your friend
7.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ren’t “Things”
8.      Pain Serves You Well
9.      Drink Tea with Bill Gates
10.  Take the Road Less Traveled
11.  Time & Tide waits for No Man

第一章抬頭直接引用賈伯斯的經典名言,講的是人要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熱情,儘你的全力往目標前進,進而去改變世界。

第二章雖然是以鍛練身體為內容,但也是可以應用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其中提到如果你只是每天隨便運動個十幾分鐘或光靠吃減肥保健品就想要有好的體魄,那只是自我麻醉罷了。

第三章講的是失敗為成功之母,不要怕失敗,它們都是你的養份。

第四章是不要自我設限,要勇於挑戰極限。

第五章,做自己的CEO,把自己當成事業來經營,為自己做出好的決定。

第六章,良藥苦口。不要害怕逆境,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如果你沒被它打敗,那恭喜你,你更茁壯了。

第七章,生活中最美好的不是物質。物慾人人都有,而且永遠填不滿。但生命中無價的東西往往才是最美好的,最棒的是它們是免費的(如健康的身體,家人與朋友的愛,還有你的夢想)。有價有形的東西一旦毀了可以再建,錢可以再賺,但那些免費卻無價的東西一旦失去就失去了。

第八章,人生中的痛苦不是要打擊你而是要幫助你成長,所以不要逃避。

第九章,多多閱讀。多閱讀好書能啟發你,開闊你的視野。

第十章,勇於走難走的路。追隨者走大家都走的路,領袖則選擇難走的路。

第十一章,時間不等人。享受當下,把握每分每秒。Don’t count every hour in the day, make every in the day count.


以上只是簡單記錄書中章節大意,書的內容還是值得看的,如果你有Kindle,我會推薦這本書,現在才3美金。